一.选择题(共6小题)
2.(2013•铁岭)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下列四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
4.(2007•泰安)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6.(2005•连云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④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2013•抚顺)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 _________ .
(2)一个丙分子由___ 个原子构成; 由大量丙分子聚集成的丙物质 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 .
9.(2010•闸北区一模)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2)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并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 .
(3)写出图中C转化成CO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10.推断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物质
相互转,其中甲乙是元素组成 相同的化合物.
①试推断:甲 _________ 乙 _________ 丙 _________ (写出物质的名称或符号)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甲→乙 _________ 乙→丙 __ _______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1.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D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 .
13.现有A、B、C、D四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常温下为液体,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D是黑色固体.据此推断:
(1)A是 _________ ,B是 _________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_________ 、D→A _________ .
14.已知A、B、C、D均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右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断:
(1)B为: _________ ;C为: _________ ;D为: 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15.(2012•泸县一模)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无色气体,其中两种是单质,两种是化合物,且C有剧毒,E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试分析推断B的化学式: _________ ;
(2)E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E的名称是 _________ ;
(3)写出A+C→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 反应.
16.(1)如图A所示,向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可以观察到 _________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2)如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18.(2013•德宏州)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气体的几个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原料为 _________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用字母序号填空,下同),收集CO2用 _________ 装置.
(2)在初中化学中,B装置通常用来制取 _________ ,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由 _________ 端通入(填“a”或“b”).
(3)正确连接如图所示三套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气体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 _________ →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证明含有H2的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 ,证明含有CO的现象是 _________ .
2013年12月瓶子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3•烟台)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2013•铁岭)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下列四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
4.(2007•泰安)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5.(2005•青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6.(2005•连云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④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2013•抚顺)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 1:2 .
(2)一个丙分子由 3 个原子构成; 由大量丙分子聚集成的丙物质 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8.(2011•连云港)一定条件下,物质A()与B()反应生成C(),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否 (填“是”或“否”);
(2)按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C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2 .
9.(2010•闸北区一模)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CO2 .
(2)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并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CO2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用于灭火等 .
(3)写出图中C转化成CO的化学方程式 C+CO22CO(或+O22CO) .
10.推断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物质
相互转,其中甲乙是元素组成 相同的化合物.
①试推断:甲 双氧水 乙 水 丙 氧气 (写出物质的名称或符号)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甲→乙 双氧水水+氧气 乙→丙 水氢气+氧气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1.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CO2 ;D的化学式为 Cu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2价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
12.推断题:
某无色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和现象判A~G各是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出来
A H2O B HC O2 D CuO E Cu F C G CO2 .
13.(2012•新余模拟)现有A、B、C、D四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常温下为液体,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D是黑色固体.据此推断:
(1)A是 H2O ,B是 H2O2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2H2O22H2O+O2↑ 、D→A 4H2+Fe3O43Fe+4H2O(或者H2+CuOCu+H2O) .
14.(2010•蒙山县二模)已知A、B、C、D均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其中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右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断:
(1)B为: CO2 ;C为: CO ;D为: C .(填化学式)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
15.(2012•泸县一模)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无色气体,其中两种是单质,两种是化合物,且C有剧毒,E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试分析推断B的化学式: CO2 ;
(2)E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E的名称是 碳酸 ;
(3)写出A+C→B的化学方程式: O2+2CO2CO2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
16.(1)如图A所示,向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可以观察到 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火焰后熄灭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CO2密度比空气大 、 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2)如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 试管内液面上升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17.(2013•贵阳)用图1和图2所示装置分别制取适量O2和C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MnO2的作用是 作催化剂 .
(2)写出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2H2O22H2O+O2↑ ;D: CaCO3+2HCl=CaCl2+H2O+CO2↑ .
(3)按实验要求完成下表内容(不需要的可以不填).
18.(2013•德宏州)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气体的几个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原料为 石灰石和稀盐酸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用字母序号填空,下同),收集CO2用 C 装置.
(2)在初中化学中,B装置通常用来制取 氧气 ,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由 b 端通入(填“a”或“b”).
(3)正确连接如图所示三套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气体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 ①②⑥⑤④③ →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证明含有H2的方法和现象是 C中的质量增加 ,证明含有CO的现象是 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