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2015—1初三第一次限时训练
化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红纸“变”纸花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丝作导线
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3.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液体的量取 B.滴加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点燃酒精灯
5.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酚酞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 ( )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设计实验 D.反思评价
6.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 )
A.氧气 O2 B. 五氧化二磷 O5P2
C.氦气 He2 C. 氧化碳 CO
7.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中,下列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B.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能够被点燃
C.蜡烛燃烧只有二氧化碳生成
D.罩住火焰的时间太长,烧杯底部变黑
8.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9.小明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5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
A.等于80mL B.大于80mL
C.小于80mL D.无法判断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蜡烛充分燃烧后的产物 B.液态氧
C.洁净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生成物
1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白光,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3.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1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汞+氧气氧化汞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水+二氧化碳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5.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1:5 B.1:4 C.1:2 D.21:79
二、填空题:(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共21分 )
16.用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_
(3)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
17.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做好化学实验。回答下面有关基本操作的问题。
(1)有下列玻璃仪器:烧杯、试管、量筒、集气瓶。其中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的有_________;
既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反应容器的有___________。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在瓶底__________________。
(4)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应用_____________盖灭酒精灯。
18.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燃料为丙烷,丙烷分子式为C3H8,是无色气体,纯品无臭。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丙烷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条);
(2)请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共11分 )
1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的基础,请填写下列意外情况的原因或处理办法:
(1)小林同学在进行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实验完毕后,发现试管破裂;请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2) 不小心碰倒燃烧的酒精灯,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G是一种淡黄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1)F是____________。
(2)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共23分)
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____________,移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末端会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填“良好”或“不好”)。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加热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22.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如果按照上述操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
① 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两点即可)
(2)乙同学:用铁丝替代红磷,能否完成上述实验?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将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下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水会流入___________瓶(填“A”或“B”或“A和B”)中。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2015—1初三第一次限时训练
化 学 试 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每个文字表达式3分,共21分)
16.N2 CO2 Fe3O4
17.(1)试管 量筒
(2)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预先放少量水或细砂
(4)酒精灯帽
18.(1)无色无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2)丙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三、简答题(每空2分,每个文字表达式3分,共11分)
19.(1)未预热就直接加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等等
(2)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20.(1)H2O或水 (2)硫+氧气二氧化硫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每个文字表达式3分,共23分)
21.(1) 试管 (2)出现气泡 良好
(3)A或C 催化剂 过氧化氢水+氧气
(4)E
22.(1)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瓶内的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导管内未预先装满水。
(2)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瓶内压强未减小,水不会倒吸
(3)A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