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4-2015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测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物理以及安全知识。试题内容涉及化学反应类型、催化剂的作用、氧气的性质、化学式的正确书写、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其性质分析,以及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题目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反应类型、催化剂的功能、氧气的性质、化学式书写规则、元素组成及其性质分析、实验室制氧装置的操作、火灾和爆炸的基本原理以及药物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测试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 次氯酸钠(NaClO)是某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1 C.+3 D.+5

2.(甘肃武威)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3.(四川内江)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4. (北京海淀期中)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钙  CaOH B.氯化钾 KCl2    C.硫酸铜 CuSO4     D.氧化铁 FeO

5.(兰州),国内外各大媒体曝光:山东潍坊峡山区某生姜种植户,在种植内销的生姜时使用了一种叫“神农丹”的剧毒农药。“神农丹”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C7H14N2O2S,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由五种元素组成

B.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 该物质所含的氧元素和硫元素质量相等

D. 该物质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6.(江苏苏州)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3-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图3-1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 % 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7.(四川乐山)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表示两个钠元素

C. :“+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8. (27分)如图3-2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3-2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氧气的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分解

(2)生成物X为__________,如何检验有X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生成物Y中正价元素的化合价____,其对应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二氧化碳

(4)反应④伴随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反应。

3Fe+2O2

9.(山东东营,12分)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3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3-3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_____。ABD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3-4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4

斜向下的火柴

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三、实验题(24分)

10.(南昌,改编)根据图3-5回答问题:

图3-5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正确做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图3-6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图3-6甲),其原因是

;(提示: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氧化物反应)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 mL量筒量取6 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乙图中 (填“a”或“b”)处刻度线保持水平。

四、计算题(9分)

11.(黑龙江绥化),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些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的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在熬制明胶过程中添加重铬酸钾(K2Cr2O7),导致生产的药用胶囊重金属铬超标。根据化学式计算: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2)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铬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4)29.4 g该物质中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 g。

第三章测试

参考答案与点拨

一、1.B 点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x=+1。

2. A 点拨: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木炭的燃烧等。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3.D 点拨: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的结果,与氧气有关;氧气不易溶于水,鱼虾靠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生存;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还要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4.C 方法规律: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判断。A项应为Ca(OH)2;氯化钾化学式为KCl;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5.D 点拨: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7∶14=1∶2;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A 点拨:B不能产生氧气,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D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7.A 点拨:B表示2个钠原子,C表示镁元素显+2价,D表示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二、8.(1)分解 (2)二氧化碳;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3)MgO;Mg2+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是

点拨:(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都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3)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元素为+2价,即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4)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也属于物质跟氧发生的氧化反应。

9.(1)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2)A、B、D (3)火柴头斜向下时;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合理即可)

点拨:(1)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2)几个图标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爆炸品,B禁止燃放鞭炮,C腐蚀品,D禁止携带火种,E节水徽记。

三、10.(1)酒精灯 (2)A、F(或A、D);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制取气体的集气瓶中;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 (3)C (4)硫和氧气反应生成SO2,S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5)a

四、11.(1)三(或3) (2)39∶52∶56 (3)35.4% (4)7.8

点拨:重铬酸钾(K2Cr2O7)是由K、Cr、O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9×2) ∶(52×2) ∶(16×7)=39∶52∶56;铬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2/(39×2+52×2+16×7)×100%≈35.4%;29.4 g该物质中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29.4 g×39×2/(39×2+52×2+16×7)×100%=7.8 g。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78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