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4九年级化学第8周联考复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小学科学领域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与用途、元素与化合物的认识、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原子与分子的基础知识。题目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变化、物质性质、元素与化合物、原子与分子基础以及实验操作等基本科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第8周联考复习题 【编号:2014(上)-18】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

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 B.汽车爆胎、米饭煮糊

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 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煤气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铜用于制造导线

3.我国饮用矿泉水的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还有锌、锂、溴、碘及硒矿泉水等,这里的锌、锂、溴、碘、硒是指 (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金属铜能导电——可作电缆线 B.氮气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5.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50ml量筒量取7.5mL液体 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 D.用烧杯量取200.0mL水

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 —12原子和碳 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

8.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Mg2+ ⑤2OHˉ ⑥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①⑤ B.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9.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

①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 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⑤⑥

10.使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哪一项 ( )

 A.大理石与液体稀盐酸制取、收集二氧化碳(提示:密度比空气大)

 B.KClO3与MnO2加热制取、收集氧气

 C.KMnO4加热制取、收集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

11.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12.现有①四氧化三铁, ②空气, ③铁粉, ④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 ⑤液态氧, ⑥水, ⑦氯化钾, ⑧自来水等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 ____ 。

13.写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 一个氯原子 ; (2)3Mg2+_______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 ;

(4) 三个铝离子 ; (5) 5H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14.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氮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2)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一共有_______种金属元素。

(4)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为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 离子,写出该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由原子序数为8、16和19的元素组成的物质 (写化学式)。

 (5)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图②加热木炭的操作应将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 。

(3)图②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

(4)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

(5)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

16.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图①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 。

(2)图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

(3)实验室用图②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 ,添加药品的顺序是

(4)实验室若用图④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字母)

17.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以下同)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若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检验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应先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18.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铺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4)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79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