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4第九单元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溶解现象及其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作用以及溶液的基本概念展开。题目涵盖了多种物质(如硝酸铵、浓硫酸、氯化钠等)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以及使用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渍的原理。试卷还涉及到了一些实验操作的细节,例如如何测量溶解前后液体的温度变化,以及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此外,还考察了学生对溶液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溶质和溶剂的识别、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理解,以及乳化作用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溶液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课时2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

基础知识

1、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浓硫酸、 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不变,如氯化钠。

2、用水不能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是因为 ,用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用汽油能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是因为 。

3.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把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基础过关

1 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浓硫酸

2.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蔗糖 B 硝酸铵 C 氧化钠 D 氢氧化钠

3.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

A.食盐固体、碳酸钙固体、高锰酸钾固体

B.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汽油、酒精、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食盐固体、硝酸铵固体

4.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

5.下列措施中:①加热,②振荡,③搅拌,④将溶质的大颗粒粉碎。可以加快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能力训练

1.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是因为硝酸铵溶解时只发生了溶质分子的扩散过程

B.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因为氯化钠溶解时没有发生溶质分子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C.热水溶解食盐较快,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在温度较高时运动会加快

D.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蔗糖,搅拌时溶解的蔗糖要比不搅拌时多

3.如图9—1—3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

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端在同一水平上

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活性炭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4.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B.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5.下列各图象分别表示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 )

6.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

【探究目的】①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②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

【操作过程】(如图9—1—5所示);

(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怎样改正?

(2)图示③中错误操作改正后,上述实验能否测得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为什么?

7.许曼同学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 ,你的预测

;因素② ,你的预测

(2)从你所想到的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x§k§b 1

拓展训练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此实验,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向图9—1—、B、C三个实验装置中盛有一定量水的小试管里依次加入固态NaCl、NH4NO3、NaOH(加入固体物质之前,三个实验装置中U形管两端的液面持平)。

(1)请你帮他们填写表9—1—5。

表9—1—5

(2)从上述物质溶解于水的对比实验中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溶液形成、溶液中溶质的确定中考专题

1. 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醋 B.蔗糖 C. 花生油 D. 食盐

2.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C.生理盐水的溶质是氯化钠

D.水分子是保持该溶液性质的最小微粒

3.下列气体通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甲烷

4. 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 )

A.稀硫酸 B.碘酒 C. 泥水  D.牛奶

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豆浆 B.牛奶 C.稀饭 D.糖水

6.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蒸馏水 B.碘酒 C.石灰浆 D.植物油

7.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碘易溶于水

B.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C.水和植物油混合后用力振荡可形成乳浊液

D.乙醇能与水互溶

8.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9.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10.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1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

酒精溶液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澄清石灰水

稀硫酸 食盐水

硝酸钾溶液 碳酸钠溶液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12.把一块锌片放到稀硫酸中,直到没有气泡冒出,且锌片有剩余,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如果锌片完全溶解,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 ,也可能还有 .不管锌片是否有剩余,一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13..在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将一小块适量的铁快放入溶液中时,看到的现象是 ,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 色,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溶剂为

14.向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水,则此时溶质是 ,.再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的溶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吃饭时,不小心新衣服上沾上了油污,你有什么办法清除掉油污,使衣服依旧亮丽如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84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