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的化学期末测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目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符号表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燃烧条件、化学方程式配平、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作用、酸雨的形成原因、温室气体的影响、炭雕净化空气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黑火药化学反应方程式、碳原子结构与性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稀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方程式、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等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P-31  O-16

  K-39  S-32  Cl-35.5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3.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    B、2N       C、Cu       D、O

4.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5.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

A、少量的水    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7.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分子数目

8.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重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10.“八月桂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氯化镁      D、空气

1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1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作燃料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4.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

A.H2SO4 B.SO2 C.S D.H2S

15.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篙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5g B.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17.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将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18.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 2X+2H2O,X的化学式为( )

A.AgS B.Ag2S C.Ag2O D.Ag2O2

19.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D.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0.右图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可表示2H2+O22H2O 的反应 D.可表示CO2 + C 2CO的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9分)

1.用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氢原子_______;干冰_______;锌离子_______;氧化铁_______;

甲烷__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2.请以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3.2009年4月以来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尚无法专门针对人类感染H1N1流感的特效药,但推荐使用“达菲”胶囊,根据“达菲”的化学式C16H31N2PO8,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5.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作用,能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_。

6.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可用以下式子表示其反应和生成物:2KNO3+3C+S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如果你配制火药,那么KNO3,C,S这三种原料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时,才能使火药燃烧最充分。

26.根据下图变化,已知化合物A是所有生物体中都存在的一种液态氧化物,D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推断A~E各为什么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2)写出变化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A B + C

C + G F

8.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

是__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

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______性。

(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C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

四、计算题(3+6)

1.尿素是一种优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据此我能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一袋50 kg的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kg(保留一位小数)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得到3.2g氧气,需要高锰酸钾多少的质量是多少?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89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