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7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的化学期中测试题,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内容涉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空气成分的理解、实验操作规范、氮气的用途、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分子运动理论的应用、溶液浓度的区分、化学反应的类推、原子的结构及其特性、纯净物与混合物的识别、物质燃烧的现象、水作为溶剂的重要性、实验设计中的对比思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火灾逃生的知识、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高铁酸钠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的意义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数学试卷主要考察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空气成分及其影响、实验操作规范、氮气的化学性质及应用、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与解释、分子运动理论的理解、溶液浓度的区分、化学反应类型的类推、原子的结构及其特性、纯净物与混合物的识别、物质燃烧现象、水作为溶剂的作用、实验设计中的对比思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高铁酸钠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的意义以及通过质量分数计算溶液的配制等。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 K 39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变化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 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 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D.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4.苏州博物馆用 “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易溶于水 B.高浓度氮气抑制菌类的生长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5.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图1-5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7.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变化中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质子、电子也是不带电的粒子

9.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 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10、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1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区分硬水和软水 D.配制氯化钠溶液

14、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B.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 .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因为Na+、OH-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5.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干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匍匐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16.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⑤

17.列装置不能用做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1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

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1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a+ ③ ④P2O5 ⑤KClO3.

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10 D.70

第II卷(非选择题20分)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6分)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1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____;

(3)笫8号元素与笫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在该化合物中12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变化中易失3个电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

(5),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核电荷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三、实验题(每空一分共11分)

1、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进。(选“b”或“c”)

(4)实验室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2、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 g,需要量取水 ml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三、计算题(每空一分,共3分)

2017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要把15%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蒸发水 克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89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