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练习题有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水的组成和电解水实验展开,内容涵盖了水的化学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及相关实验操作。题目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水及其电解过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数学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水的化学组成、电解水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及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测试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3.(经典回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4. (2012年重庆)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一氧化碳 B.硫酸铜 C.空气 D.铜

5.下列关于水在通电情况下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B.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

6.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蛋白质 C.水 D.脂肪

8.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9.(经典回放)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10.(经典回放)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R.Boyle)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和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得到的那种最简单的物质。当时还没有电解技术,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根据你的理解和现在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水是最简单的物质 B.水是一种元素

C.水含有氢和氧两种单质 D.水是纯净物

11.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2.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13.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 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15.下图1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图2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一段时间后,图2中a、b试管内气体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图2装置相比,用图1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____________,右边为____________,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2)左试管中产生的是,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右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由以上实验事实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17.(1)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试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结论。

(2)设计一简单实验,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http ://

【参考答案】

15.答案:(1)氢气 氧气 2:1 氢气和氧气的溶解性不同

(2)产生剧烈的爆鸣声

(3)水氢气+氧气

(4)仪器和装置都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成,体现了环保与节约资源的理念;硬质塑料管没有刻度,无法测量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思路解析:电解水的装置无论怎样改进,一定要抓住两极管中的空白大小:空大——氢气——负极;空小——氧气——正极。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而时间越长误差越小,应该是由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溶解性不同造成的。在水中溶解氧气约30毫升,而溶解氢气要少一些,约为20毫升。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中如混入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在爆炸极限内会发生爆炸。

16.答案:(1)负极 正极 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氢气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该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 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木条复燃 氢、氧两种元素

思路解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连接电源正极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连接电源负极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该气体能被燃着的木条点燃。由此可检验两种气体的存在。其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

17.答案:

(1)①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会受潮。②从冰箱拿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水珠。

(2)①品尝一下味道,如果味咸,就是食盐水。②如果将两液体分别放在蒸发皿中蒸发,若蒸发皿中出现白色固体,蒸发的是食盐水;若无固体出现,则蒸发的是蒸馏水。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99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