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西泽北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广泛用于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镁 C.硅 D.铁
2.湘潭素有“酱油王国”之称,早在1915年,湘潭龙牌酱油就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通过往龙牌酱油中加铁是一种补铁的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铁是指
A. 分子 B. 元素 C. 原子 D. 单质
3.钛和钛合金,在许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TiO3,已知其中Fe元素为+2价,O元素为-2价,那么FeTiO3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C. +2 D. +1
4.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C. NO2 D. N2O
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人体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缺下列哪种粒子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A.Fe3+ B.Fe
C.Fe2+ D.Na+
6.刘兵同学从互联网上查到如下信息,“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现强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一种白色固体(MgO)。”你认为下列关于该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式为:2Mg+COC+2MgO
B.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C.某些金属(例如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
D.该反应的实质是镁条与CO2中的O2反
7.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能与FeSO4溶液反应的是
A.Al B.Ag C.Cu D.Fe
8.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Zn、X、Cu B.Cu、X、Zn C.Zn、Cu、X D.X、Zn、Cu
9.下列各组金属只用FeSO4溶液就能比较其活动性顺序的是
A.Al和Zn B.Zn和Cu C.Cu和Hg D.Ag和Hg
10.金、银、铜常用做奖牌,也作为货币流通,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都为不活泼金属 B. 其中银的导电能力最强
C. 金属活动顺序Au>Ag>Cu D. 铜片可从硝酸银溶液中转换出银来
11.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
1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是由钢冶炼成的
B.生铁是含有碳的铁合金
C.炼铁的过程是把铁矿石变成纯净的氧化铁
D.被腐蚀后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3.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
(1)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
14.右下图是Mg、Zn、Cu、Fe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示意图。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
⑴图中表示有三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
①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
⑵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15.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的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上利用CO还原赤铁矿
(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你平常的所见所闻及所学的
化学知识,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要求
至少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① ;② 。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16.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物质。
(1)钛和钛的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熔点高、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的下列用途:①用来作保险丝;②用来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不能相符的是(填序号) 。
(2)铁是一种最重要的金属材料,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其反应的主要过程如下:
试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一种有效的途径。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一周后发现,A、B试管中的铁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C试管中的铁钉表面有明显的铁锈出现,且铁钉与水面接触的部位锈蚀情况最严重。
①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总结铁生锈的原因 ;
②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17.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 .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18.,我外交部就法国某公司拍卖我国两件重要文物兔首和鼠首(见右图),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追讨这两件文物。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铜绿的组成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铜绿受热易分解。
【设计与实验】
(1)小芳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试管口内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氢、氧元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铜绿中含有 元素。
(2)小芳取下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入另一支试管中,滴人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 元素。
【实验结论】 铜绿是由铜、氢、氧和碳元素组成的。
2.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与假设】 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 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梁设计了“铜片锈
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 ”
为铜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 小区认为小梁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
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
。
【拓展与应用】
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
。
四.计算题(10分)
19.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000 t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Fe2O3+3CO2Fe+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