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2、分子和原子的最主要区别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大原子小
3、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 物质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也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必然要分裂成原子
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吸附 C.消毒 D.配水
6、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7、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类蒸馏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通过冷却自来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而获得
B.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无害 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D.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8、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n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 ) A.nL B.2nL C.0.5nL D.8n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混合物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油库附近严禁烟火的原因是由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D.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并且分子不断在运动
11、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透明晶体
1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13、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中
C.把垃圾倒入江、河、湖、海中 D.使用含磷洗衣粉
14、水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而造成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是因为( )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了鱼类的营养 B.水中缺氧,窒息而死
C.水中有毒的重金属含量过高 D.水中氧气过多
15、我国东海海水中含量最丰富丰富的元素是( )
A.氢 B.氧 C.氯 D.钠
16、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有不断增加
C.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不断被蒸发
D.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使大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1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18、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19、下列方法中能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煮沸 C.加洗衣粉 D.吸附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看完科普杂志后,小凡对正在抽烟的爸爸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吸二手烟”。他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21、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22、现有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 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
23、如图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电极上收集到了
10mL的气体,则B电极上理论上应同时收集到_____mL
的气体;A极产生
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B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
_________。
有以上现象可得出:
(1)A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B电极产生的气体
是_________,由此证明电解时水发生了______变化,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那么由此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因此水是一种_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A、B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参加“野外生存大挑战”的活动中,若发现一些只含有泥沙和一定臭味的水,为了能饮用,你应:
(1)采用______代替滤纸,进行__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的泥沙、不可溶的杂物。
(2)采用_______(物质名称)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采用_________(操作名称)方法得到蒸馏水,可以饮用。
25、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a-1,居世界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隔、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则60吨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同学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
(1)向河水里加入一定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是(用序号)_________。A、试管 B、烧杯 C、铁架台 D、酒精灯 E、玻璃棒 F、滤纸 G、量筒
(3)在过滤时,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7、我市农村饮水多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含有较多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在把河水饮用水使用之前,通常要进行以下处理:河水→加明矾(A)→过滤(B)→加漂白粉(C)→饮用水。
⑴在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⑵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可以除去水中泥杀、悬浮物的步骤是 ;
⑶经上述几步操作处理后得到的引用水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其原因是 。
28、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和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9、“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水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利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
30、自行车轮胎内为什么要填充气体而不用实心车胎?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31、左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放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将它滴在棉花上,:(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生活中能说明分子具有这一性质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同学在家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通常情况下20滴水约为1mL,水在通常状况下密度是/mL,那么,1滴水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34、一只用坏了的水龙头,每秒钟滴一滴水,假设平均20滴为1毫升,求:
(1)这只坏了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多少毫升?
(2)若某人日需水2.,所漏的水可供此人用多少天?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A 7、A 8、B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二、填空题
21、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 分子 分解为汞 原子 和氧 原子 ,其中汞 原子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原子 构成一个氧 分子 ;许多氧 分子 构成氧气。
2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⑥,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③⑥,属于单质的有②。
23、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氢气,氧气,化学,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2)氢、氧元素,化合物 (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24、(1)布袋,过滤 (2)木炭(3)蒸馏
25、(1)轻度缺水;(2)82;(3)回收废旧电池等。
26、(1)杂质沉降,上层河水变得澄清 (2)B.C.E.F (3)①滤纸破损②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7、(1)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2)C B 混合物(3)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
28、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简答题
29、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表面有近3/4被水覆盖,但其中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不断增多,被污染的水越来越多,有的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30、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而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所以使用充气车胎弹性大。
四、实验与探究
31、(1)酚酞试液由右到左逐渐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2)墙里开花,墙外也能闻到香味等;(3)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氨水;(4)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32、性质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分子间有间隔。
五、计算题
33、1.67×1021个
34、4.,约2天。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A 7、A 8、B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二、填空题
21、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 分子 分解为汞 原子 和氧 原子 ,其中汞 原子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原子 构成一个氧 分子 ;许多氧 分子 构成氧气。
2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⑥,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③⑥,属于单质的有②。
23、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氢气,氧气,化学,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2)氢、氧元素,化合物 (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24、(1)布袋,过滤 (2)木炭(3)蒸馏
25、(1)轻度缺水;(2)82;(3)回收废旧电池等。
26、(1)杂质沉降,上层河水变得澄清 (2)B.C.E.F (3)①滤纸破损②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7、(1)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2)C B 混合物(3)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
28、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简答题
29、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表面有近3/4被水覆盖,但其中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不断增多,被污染的水越来越多,有的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30、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而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所以使用充气车胎弹性大。
四、实验与探究
31、(1)酚酞试液由右到左逐渐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2)墙里开花,墙外也能闻到香味等;(3)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氨水;(4)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32、性质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分子间有间隔。
五、计算题
33、1.67×1021个
34、4.,约2天。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2、分子和原子的最主要区别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大原子小
3、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 物质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也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必然要分裂成原子
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吸附 C.消毒 D.配水
6、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7、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类蒸馏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通过冷却自来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而获得
B.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无害 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D.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8、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n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 ) A.nL B.2nL C.0.5nL D.8n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混合物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油库附近严禁烟火的原因是由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D.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并且分子不断在运动
11、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透明晶体
1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13、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中
C.把垃圾倒入江、河、湖、海中 D.使用含磷洗衣粉
14、水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而造成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是因为( )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了鱼类的营养 B.水中缺氧,窒息而死
C.水中有毒的重金属含量过高 D.水中氧气过多
15、我国东海海水中含量最丰富丰富的元素是( )
A.氢 B.氧 C.氯 D.钠
16、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有不断增加
C.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不断被蒸发
D.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使大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1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18、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19、下列方法中能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煮沸 C.加洗衣粉 D.吸附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看完科普杂志后,小凡对正在抽烟的爸爸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吸二手烟”。他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21、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22、现有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 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
23、如图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电极上收集到了
10mL的气体,则B电极上理论上应同时收集到_____mL
的气体;A极产生
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B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
_________。
有以上现象可得出:
(1)A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B电极产生的气体
是_________,由此证明电解时水发生了______变化,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那么由此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因此水是一种_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A、B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参加“野外生存大挑战”的活动中,若发现一些只含有泥沙和一定臭味的水,为了能饮用,你应:
(1)采用______代替滤纸,进行__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的泥沙、不可溶的杂物。
(2)采用_______(物质名称)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采用_________(操作名称)方法得到蒸馏水,可以饮用。
25、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a-1,居世界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隔、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则60吨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同学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
(1)向河水里加入一定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是(用序号)_________。A、试管 B、烧杯 C、铁架台 D、酒精灯 E、玻璃棒 F、滤纸 G、量筒
(3)在过滤时,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7、我市农村饮水多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含有较多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在把河水饮用水使用之前,通常要进行以下处理:河水→加明矾(A)→过滤(B)→加漂白粉(C)→饮用水。
⑴在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⑵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可以除去水中泥杀、悬浮物的步骤是 ;
⑶经上述几步操作处理后得到的引用水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其原因是 。
28、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和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9、“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水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利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
30、自行车轮胎内为什么要填充气体而不用实心车胎?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31、左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放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将它滴在棉花上,:(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生活中能说明分子具有这一性质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同学在家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通常情况下20滴水约为1mL,水在通常状况下密度是/mL,那么,1滴水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34、一只用坏了的水龙头,每秒钟滴一滴水,假设平均20滴为1毫升,求:
(1)这只坏了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多少毫升?
(2)若某人日需水2.,所漏的水可供此人用多少天?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A 7、A 8、B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二、填空题
21、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 分子 分解为汞 原子 和氧 原子 ,其中汞 原子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原子 构成一个氧 分子 ;许多氧 分子 构成氧气。
2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⑥,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③⑥,属于单质的有②。
23、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氢气,氧气,化学,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2)氢、氧元素,化合物 (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24、(1)布袋,过滤 (2)木炭(3)蒸馏
25、(1)轻度缺水;(2)82;(3)回收废旧电池等。
26、(1)杂质沉降,上层河水变得澄清 (2)B.C.E.F (3)①滤纸破损②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7、(1)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2)C B 混合物(3)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
28、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简答题
29、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表面有近3/4被水覆盖,但其中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不断增多,被污染的水越来越多,有的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30、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而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所以使用充气车胎弹性大。
四、实验与探究
31、(1)酚酞试液由右到左逐渐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2)墙里开花,墙外也能闻到香味等;(3)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氨水;(4)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32、性质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分子间有间隔。
五、计算题
33、1.67×1021个
34、4.,约2天。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A 7、A 8、B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二、填空题
21、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 分子 分解为汞 原子 和氧 原子 ,其中汞 原子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原子 构成一个氧 分子 ;许多氧 分子 构成氧气。
2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⑥,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③⑥,属于单质的有②。
23、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氢气,氧气,化学,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2)氢、氧元素,化合物 (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24、(1)布袋,过滤 (2)木炭(3)蒸馏
25、(1)轻度缺水;(2)82;(3)回收废旧电池等。
26、(1)杂质沉降,上层河水变得澄清 (2)B.C.E.F (3)①滤纸破损②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7、(1)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2)C B 混合物(3)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
28、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简答题
29、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表面有近3/4被水覆盖,但其中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不断增多,被污染的水越来越多,有的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30、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而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所以使用充气车胎弹性大。
四、实验与探究
31、(1)酚酞试液由右到左逐渐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2)墙里开花,墙外也能闻到香味等;(3)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氨水;(4)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32、性质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分子间有间隔。
五、计算题
33、1.67×1021个
34、4.,约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