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的,考察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相关知识的理解。题目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推断题以及计算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验操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了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探究方法以及推断能力。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30分,请把你的答案填在下表内)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

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斯莫利2005年因病于逝世),现在C70也已制得。下列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是两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差是120

4、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5、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

6、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7、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来灭火 B、制干冰 C、制纯碱 D、制化肥

8、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炽热的炭层 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

9、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X由四种元素组成 B、X是化合物 C、X中有水 D、X不稳定

10、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11、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CO2 D、N2、CO2、H2O

1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4、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A、X是CO,Y是CO2 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 D、X是O2,Y是CO

15、氧化铜和木炭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被加热,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16、(4分)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用化学式填写:

密度最小的是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17、(2分)我们在使用煤气作为家庭燃料的时候,要注意CO所具有的两个性质,一个是它的______性,它能致人死亡;一个是它具有__________性,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

18、(3分)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里最软的物质之一,他们都是由碳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造成这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的道理,你能不能写出,造成CO和CO2这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19、(6分)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6分)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

21、(4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1( )+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2、(4分)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① ;

② ;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

23、(3分)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 色变为 色。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4、(3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

25、(8分)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

(1)试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示:该反应与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相似) 。

(2)制取二氧化硫时,发生装置应选用下图所示的 装置(填代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气体时,应选用下图所示 _____的装置。

(3)上述实验装置中,请你任意挑选两种化学仪器,写出它们的名称: ,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常温下混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4分)如右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

用玻璃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烛 ,

原因是

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

原因是 。

四、推断题(共1小题,共8分)

27、(8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A、B为无色气体,C、D为黑色粉末,B跟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

(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E+B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2 N-14 Cu-64 I-127 K-39 Ca-40)

28、(4分)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计算:

(1)(2分)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2分)人体从碘酸钾中摄取的碘指的是 ;

A、碘元素 B、碘单质 C、含碘化合物 D、碘酸钾

(3)(2分)碘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 :I :O = ;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9、(5分)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 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克碳酸钙?

30、(6分)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3.加热后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到白色沉淀2.,试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炭粉各多少g?

2006~2007学年度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28分)

16、H2 ; CO ; CO2 ; O2

17、毒 ; 可燃

18、原子排列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19、有气泡产生 ;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

变浑浊 ;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20、(1)C + O2 === CO2 (2)H2CO3 === CO2↑+ H2O (3)CO2 + H2O = H2CO3

21、(1)光合、呼吸 (2)C2H4 (3)① ② ③

22、(1)烧杯中的蜡烛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

(2)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3)灭火

23、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红 色,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 红 色变为 紫 色,

三、活动与探究(14分)

24、(1)塑料瓶变瘪。

(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5、(1)Na2SO3 + H2SO4 = Na2SO4 + H2O + SO2↑ (2)B ;D

(3)酒精灯 ;试管;铁架台等 (4)SO2 + 2H2S = 3S + 2H2O

26、观察到蜡烛 逐渐熄灭,原因是 蜡烛燃烧,消耗钟罩内的氧气,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钟罩内液面升高 ,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玻璃钟罩内 。

四、推断题

27、(1)CO、CO2、CuO C

五、计算题(共13分)

23、(1)214 (2) A (3)K :I :O = 39 :127 :48 ; 59.3%

24、解:设需要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100 44

——— = ———

X

X = =

答:略。

25、3.2 0.24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08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