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桥口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包含1--32小题。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Al: 27 Cu: 64 K: 39 Mn: 55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蒸馏法淡化海水
6、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这说明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
C、分子本身可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
7、下图属于检验氢气纯度操作的是
A B C D
8、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2 D.17
9、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
10、明矶[ KAl(SO4)m·12H2O]可用作净水剂,其中m的值是
A.1 B..3 D.4
11、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
12、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铁、氧化铁 B.水、冰 C. 氧气、空气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3、某化合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3O2 2CO2+ 2H2O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2 B. C2H. C2H4O2 D. CH2
1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颜色变化。小明用铁棒在氯化铁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反应原理为:Fe+2FeCl3=3FeCl2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15、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NH3的药水,可减轻痛痒。NH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 +3 D.+5
16、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对应正确的是
A.2CO + O2 ===== 2CO2
B.2HI + Cl2 ==== 2HCl + I2
C.2H2O ===== 2H2↑ + O2↑
D.C+2CuO 2Cu+CO2↑
17、中围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
最高科技奖。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18、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原因之一是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19、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 :32 :102 B. 27 :24 :43
C. 4 :3 :2 D. 108 :96 :204
20、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若制取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
A B. C. D.
2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制氧气,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
2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23、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RO B、RO、R2O3 D、R3O4
2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x的值及反应类型为
A.5、分解反应 B. l3、分解反应
C.5、化合反应 D. 13、化合反应
25、加热8g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为
A. KMnO4 MnO2 B. KMnO4 K2MnO4 MnO2
C. K2MnO4 MnO2 D. KMnO4 K2MnO4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6、(2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4个二氧化碳分子 (2)金属铁
27、(2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 利,改善民生”。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
作用是: 。
(3)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生活中
可用 (填一试剂)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可通过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
的气体是 。
(5)地球表面约有%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 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29、(7分)(1)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据此在下表中填写有关该元素的信息。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当x – y = 10时,该粒子
是____________类别(填:“原子、分子、离子” )
30、(5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有氮气。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请写出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1、(12分)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图所示的四种:
请回答问题:
(1)属于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填“甲、乙、丙、丁” ) ;
(2)写出甲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①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 的优点。
②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a、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b、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c、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a的实验,现象与步骤a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a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 (填字母)。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 。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
(4)按绿色化学的要求你认为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较好的是 方法。(填“甲、乙、丙、丁” )
32、(8分)(1)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 元素是 ,可能含有 元素。
(2)若该化合物是CH4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若该化合物是CH3 OH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该化合物的组成,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计算该化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
33、(8分)称取—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放人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实验测得固
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右图所示。
请计算:(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多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答 题 卡
二、解答题
26、(2分)(1) (2)
27、(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1) 。(2) 。(3) (填一试剂)
(4) 。(5) (填序号)
29、(7分)
(2)是____________类别(填:“原子、分子、离子” )
30、(5分)(1) ___________ _____ 。(2) ______%。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1、(12分)
(1) ;(2) ;
(3) (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 的优点。 (填字母)。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 。 。
(4) 方法。(填“甲、乙、丙、丁” )
32、(8分)(1) , 。
(2) ;
(3) ;
(4) 。
33、(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5分)
九年级化学答案
(2)(3分)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