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周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在时结冰 B.煤气燃烧
C.铁熔成铁水 D.瓷碗破碎
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 B.可燃性
C.沸点 D.熔点
3.下列铁的性质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铁能传热.导电
B.铁能与酸反应生成H2
C.铁生锈
D.细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下列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是 ( )
A.冰融化成水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D.铁矿石炼成铁
5.下列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用花生榨油 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陶器
6.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 )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往大水变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向下滑动
7.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 )
A.铁锅生锈,液化石油气燃烧
B.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汽油挥发,暖水瓶胆爆炸
D.火药爆炸,碘的升华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具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炉爆炸和煤气罐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就不是化学变化
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 )
2.实验剩余的药品不随便丢弃,放回原瓶。( )
3.用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
4.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 )
5.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的方向。( )
6.手持试管的中上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
7.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 )
8.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
9.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药品外滴,应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
10.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
11.酒精灯用毕,应立即用嘴吹灭。( )
12.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
1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二、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_____(同上);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___,活塞B____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三、兴趣小组同学用药品:稀盐酸、锌粒、碳酸钠粉末及仪器:药匙、滴管按右图所示在试管中进行实验。试回答有关问题:
(1)往试管里中放药品时,应先装___________药品,后加____________药品(填药品状态)。向B试管中加碳酸钠粉末时,可用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小心地将粉末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时,滴管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分析
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