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句容二中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查化学试卷(2011.10.9)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初三学生的化学学情调查卷,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等多种题型。试卷内容涉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空气组成及其污染、氧气的制备与收集、二氧化碳的检验与性质、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等多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物质性质与用途、空气组成及其污染、氧气的制备与收集、二氧化碳的检验与性质、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学情调查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在表格内。(本

题共20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木柴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器生锈 D.高粱酿酒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砖石可以建造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3、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普利斯特里 C.拉瓦锡 D.爱因斯坦

4、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

5、空气里含有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6、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7、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放出 D.放热、发光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必须使用催化剂 D.必须使用酒精灯

11、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2、若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 )

①不易溶于水 ②易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小 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

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

1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肉眼观察

15、为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应该在鸡蛋壳上滴加( )

A、酱油 B、水 C、食盐水 D、白醋

16、以下关于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17、下列对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

18、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

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19、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铁钉生锈

20、若设法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余下气体的体积跟以下哪个数字接近( )

L     B.       C.   D.

二、每题有1~ 2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在表格内。(共5题,10分)

2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2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镁带 B、铁丝 C、木炭 D、蜡烛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试管加热体液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蒸发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C、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1/3处,

D、酒精灯中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4、现收集到一瓶小军同学呼出的气体,关于这瓶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瓶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该瓶气体是混合物,

C、该瓶气体是纯净物,

D、该瓶气体中各成分含量与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完全相同,

2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

(A) 紫色石蕊、澄清石灰水 (B)带火星的木条、澄清石灰水

(C) 燃着的木条 (D)紫色石蕊

三、填空题(计21分)

26、(2分)取药品时,若没有指明用量,液体最少取 ,固体最少取 。

27、(2分)锌和碘单质混合时反应很慢,加入几滴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而水

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水对锌和碘单质的反应

起了 作用,水是该反应的 。

28、(4分)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⑴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

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何时开始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⑶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 。

(4)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 ,

29、(10分)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

(4)碳在氧气中燃烧 ;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30、(2分)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波曼尔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二氧化碳)。据此能说明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⑴ ;(2) 。

31、(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 矿泉水 ② 二氧化碳 ③ 铁粉、镁粉的混合物 ④ 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⑤ 氦气 ⑥ 冰水混合物 ⑦ 稀盐酸

四、实验题(计29分)

32、(5分)下列仪器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② 。 ⑤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 (填序号,下同),

(3)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需要的仪器是 、 。

33、(9分)有以下四种装置: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 与 可组合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待实验结束时

应先将 ,然后再 。否则: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用 与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加入盐酸,需要在装置中添加 (填仪器名称)。

34、(6分)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

B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 。

35、(4分)有A、B、C、D四种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A在气体B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

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能使浅紫红色的D物质的溶液褪色,

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 B , C , D ,

36、(5分)使过量红磷和木炭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容积相等)的A、B两瓶中同时燃烧,

如图所示,试回答:

(1)燃烧停止并冷却,打开止水夹a、b后,

A、B两瓶中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

A瓶 ,

B瓶 ,

(2) A、B两瓶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

(3) 根据A瓶燃烧实验的现象能验证结论是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学情调查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在表格内。(本

题共20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40分)

1、B 2、A 3、C 4、B 5、B

6、A 7、D 8、B 9、C 10、A

11、D 12、D 13、C 14、A 15、D

16、D 17、B 18、B 19、B 20、D

二、每题有1~ 2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在表格内。(共5题,10分)

21、C 22、D 23、AC 24、B 25、BC

三、填空题(计21分)

26、 2ml 盖满试管底部

27、 催化 催化剂

28、 (1)不聚结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 产生的气泡连续、均匀

(3) 湿抹布盖灭

(4)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发生危险

29、 略 化合1 4 , 分解 2

30、 密度大于空气 不供给呼吸

31、 2 5 6

32、 (1) 略

(2) 4 5

(3) 2 、 6

33、 (1)B C , 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水会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

文字式略

(2) A 、D , 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

34、 紫色石蕊变红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

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燃烧

35、 硫、 氧气、 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

36、(1)水进入集气瓶中,大约占总体积的1/5,

几乎没有水进入瓶中

(2) 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了固体五氧化二磷,压强变小,碳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

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气体体积几乎没有减少,所以压强没有变化,

(3)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2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