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天津一中2015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选择题、选择题(多选)、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内容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金属活动性顺序、溶液浓度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物质提纯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等。题目设计全面,旨在考察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溶液浓度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提纯方法、实验操作技能。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全部填涂到机读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fe 56,Mg 24,Cu 64,Zn 65,Al 27,Na 23,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 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2.将N2、CO、CO2、H2和水蒸气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假设反应完全,最后剩余的气体为( )

A.N2 B.N2和CO2 C.N2和H2O D.CO2

3.配制1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4.下列各组物质中,可进行反应且产生不可燃的气体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铁和盐酸 C.大理石和盐酸 D.碳与二氧化碳

5.把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结果得到氢气。则混合物的成分不可能是( )

A.锌和铁 B.铝和锌 C.铁和铜 D.镁和铁

6.粗食盐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不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的使用

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不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

7.下列化合物不能由金属单质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ZnCl2 B.AlCl3 C.FeSO4 D. FeCl3

8.将某物质完全溶于水中,得到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无法确定

9.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10.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滤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B.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盐酸

C.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3%

D.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1:1

12.向质量分数为25%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入烧碱和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30% D.无法计算

1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4 B.C2H2 C.C2H5OH D.CH3OH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只用过滤的方法能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C.温度一定时,KNO3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较原溶液减小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16.(3分)写出除去下列混合物中杂质的简单方法。

(1)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晶体中混有少量泥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NO3中混有少量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现有20%的NaNO3溶液,若在此溶液中:

①加入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②蒸发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③加入NaNO3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④加入NaNO3晶体和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⑤加入NaNO3晶体再蒸发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⑥加入20%的NaNO3溶液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18.(5分)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两个洗气瓶,若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填写化学式):

注意:有几组写几组,可不填满,如果表格不够可自行添加。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

19.(7分)某学生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和底部有小孔的试管组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该装置A应盛放 ,B处应放进 ,C应该是用 材料做的带孔的网(或有孔的板),放置C以后使该装置具有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的优点。

(2)若C是用铁丝做的网,那么发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 。

(3)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 (填字母)来实现,可看到的现象是 。

20.(6分)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炭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据此推断: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它的存在,可在样品中滴入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下图是X、Y、Z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在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T的X、Y、Z的饱和溶液。把溶液温度由T逐渐降低到T。分别用“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回答:

(1)T恒温蒸发水,析出X晶体质量________Y晶体质量。

(2)T时,X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Y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T时,Z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X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4)T时,析出X晶体质量_________Y晶体质量。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

22.(12分)实验室里现有氧化铜、稀硫酸、铁片三种原料,有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来制取单质铜:甲同学的方案中有蓝色溶液生成,乙同学的方案中有加热步骤。

(1)甲方案中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中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方案中使用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其中每一步都充分反应则最终得到铜的质量:

甲______________乙( 选填< 、> 、= )

(3)甲、乙两种方案比较好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7分)小红和她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后,对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猜想Ⅱ:铜与浓硫酸能反应,且可能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试管中无现象;实验Ⅱ: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现出明显的蓝色。

【分析猜想】(1)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 。

(2)根据实验现象及已有的知识推断,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1)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均有毒。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成分,小红和她的同学进一步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恢复了红色。

【实验结论】(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2)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此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浓硫酸与铜加热时能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溶液中溶质的 有关。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10分)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10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图(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 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 mL。

回答下列问题:

(4)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 。

(5)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mL。[来源:学#科#网Z#X#X#K]

(6)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 。(结果精确到0.1%)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5.纯度为70%的赤铁矿60吨,在冶炼过程中损失铁2%,问能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26.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量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氯化钠固体。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三、填空题

16. (1)加过量铁粉过滤

(2)取少量固体,溶于水,过滤、蒸发、结晶

(3)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浓缩,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17.①10%;②40%;③40%;④12.5%;⑤40%;⑥20%。

18.

四、简答题

19.(1)稀盐酸,石灰石,塑料。

(2)生成的Ca中混有H2,Fe+2HCl=FeCl2+H2↑。

(3)D,试管内液面下降,反应停止。

20. Fe2O3、C; CuO,CaCO3,稀盐酸足量,CaCO3+2HCl=CaCl2+H2O+CO2↑。

21.(1)大于(2)等于(3)小于(4)无法判断。

五、实验题

22.(1)甲方案:

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

乙方案:

Fe+H2SO4=FeSO4+H2↑、CuO+H2 = Cu+H2O。

(2)=

(3)甲 环保,不浪费其它能源。

六、计算题

25.Fe2O3 ~ 2Fe

160 112

60t×70% 29.4t

26.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0.212m 14.6%m 0.234m 0.088m新 课 标

10.6g 7.3g 11.7g 4.4g

0.234m+11-0.212m=12.1g

m=50g

(1)mNa2CO3=10.6g

(2)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24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