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成都09-10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上册模拟试题打印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成都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调研考试的化学模拟试题。试卷分为两大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变化、分子理论、物质鉴别、实验现象、燃烧条件、化学方程式等多个方面。非选择题部分包括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说明题,涉及物质的化学式、燃烧条件、实验现象的解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物质的化学式和命名规则、分子理论、实验现象的解释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

成都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调研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班级 姓名

第I卷(选择题)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到第Ⅱ卷答案栏。)

1.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自来水 D.食盐水

2.增加了多项检测指标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开始执行。按新《标准》检测水质,从所取水样中检测出含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3.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 B.干冰升华 C.冰雪消融 D.酒精燃烧

4.下列化合物的读法正确的是( )

A.Fe3O4 —氧化铁    B.K2MnO4 —高锰酸钾

C.KI —碘化钾         D.FeCl2 —氯化铁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6.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7.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酸钾中铬的化合价是:( )

A.+3 B.+ C.+5 D.+6

8.“神舟”七号太空行走成功后,大大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飞船表面的烧蚀材料中

含有氮化硅. 己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依次为(见右图), 则氮化硅的化学式可能是( ) 

 A.Si3N4       B.Si4N3       C.SiN2     D.SiN

9.生活中使用下列器具,获取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 )

①微波炉  ②燃气热水器  ③电炉  ④酒精灯  ⑤太阳灶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

10.“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参赛运动员禁用的兴奋剂,其分子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属于氧化物 B.一个分子中含有16个氢分子

C.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D.分子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

11.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

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

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相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 点燃 Fe3O4

B.水受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气。2H2O2H2↑+ O2↑

C.将鸡蛋放入盐酸中,发现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CaCO3+2HCl = CaCl2+H2O+CO2↑

D.烤羊肉串时,看到木炭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O2点燃 CO2

13.如图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

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趁热迅速伸入盛有石灰水

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看到变黑色的铜丝又

变为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中的气体X是( )

A.H2            B. CO            C. O2        D.CO2

14.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区别活性炭和氧化铜——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C.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减少产生浮渣的是硬水

D.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15.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B.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成都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调研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班级 姓名

第I卷(选择题)答题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我会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现在就请你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填写出来:

(1)“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三千多万种物质,若有下列几种元素及化合价: 、、

、 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式:①非金属单质      ②氧化物      。

2.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         试验;

(2)为防止彩色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          ;

(3)2005年哈尔滨发生严重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有关部门利用大量活性炭使水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           ;

(5)不是经常使用的锁,开启时往往比较困难,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便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

3.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 。

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

则每天可补充的钙元素质量为_________g。

4. (1)目前人类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在冬天时常常看到煤火炉(如图),炉膛内上层产生蓝色火焰的化学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

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

的位置应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__________。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5)乙醇(化学式C2H5OH)是一种能替代汽油等燃料的清洁能源,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69克乙醇与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2H5OH+8O2点燃4CO2+2CO+9X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推断X的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三、我会说明

1. (1)右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2)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

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火锅(见右图)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

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

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

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

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

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

【猜想与假设】

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小莉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莉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莉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莉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实验结论】根据小莉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

、 ;

【反思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4.下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其中甲、乙、丙、丁都是固体,且甲、乙、丙呈黑色,丁呈红色;A 和B常温时呈液态,且含有相同的元素组成。请你推断: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甲: ,

乙: ,

丙: ;

(2)写出图中①②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3)反应①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探究

1.实验室有下列仪器和高锰酸钾、氯酸钾、石灰石、二氧化锰、稀盐酸五种药品及木块、火柴等实验用品。某同学想利用这些仪器和药品制取一些常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酸钾法制取氧气时,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此方法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此气体时,不仅缺少上述提到的仪器,还缺少的用品是____________,没有这种用品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和收集氧气,并能控制反应的速率,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制取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一种常见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酸雨的危害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酸雨能腐蚀自然界中的哪些物品呢?

[设计实验]

实验1:如图,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按正确操作,反应后向瓶中倒入蒸馏水,振荡,使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一段时间后,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有关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2:将所得硫酸型酸雨溶液分成三等分,分别向其中加入如下物质,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反思与交流](1)酸雨不仅能腐蚀大理石雕像(如图),

还能腐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提出制取

CO2时,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硫酸型酸雨

能腐蚀大理石雕像呢?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中有许多细小的石子,有人说酸雨还能加剧“温室效应”,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怎样防治酸雨产生,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31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