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扬中2011-2012第一学期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化学期中测试卷,主要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元素周期表等内容。题目涉及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分类、分子运动、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书写、气体收集方法、实验装置操作等多个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性质;分子运动原理;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与分析;化学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征;化学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葡萄酿酒 B.玻璃破碎 C.汽油挥发 D.干冰升华

2.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调味用的食醋 B.餐饮用的啤酒

C.体温表中的水银 D.炒菜用的碘盐

3.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第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4.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是: ( )

5.在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B.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C.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10∶71

D.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8.环保部门测定水样中磷含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试剂,钼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MoO4,已知NH4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则Mo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7 B. +6 C. +4 D.+1

9. 下列图示实验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镁带燃烧 B.铁丝在O2中燃烧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空气中O2含量测定

10. 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粉末 B. 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H2SO4

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一滴约为1mL D.温度计上显示室温读数25.68℃

11.根据粒子 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一种原子 B.表示的是阳离子

C.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表示在化合物中该元素显+2价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③④①②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⑥⑤

13. 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14.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A.甲烷 B.二氧化硫 C.氨气 D.氯化氢

15.某硝酸铵(NH4NO3)样品,经测定含氮量为38%,已知该样品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下列物质中的 ( )

A.CO(NH2)2 B.(NH4)2SO4 C.NH4C1 D.NH4HCO3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

16.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盐。下表是一种市售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根据包装袋上的说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

B.碘酸钾中碘元素为+5价

C.碘盐中含有钠原子、氯原子等微粒

D.碘酸钾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17.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细铁丝、硫、石蜡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就三个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如下图所注),其中正确的是 ( )

18.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2CO可表示为 ( )

A.○○ + ●● ○○●● B.○○ + ●● ○●○●

C.○+○+●● ○● + ○● D.○+○+●+●○●○●

19.下列四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氧化反应中有氧化物产生,所以能产生氧化物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高锰酸钾、水、过氧化氢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能分解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中一定含氧元素

20.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34分)

21.用数字与化学符号表示:(5分)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 _,

②蒸馏水不能用来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___ _ 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 ____,

④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____________,⑤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

22.有①液氧②干冰③硫酸亚铁④水银⑤空气,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混合物填序号)填空:(6分)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4)含有氧分子的是 ____ ________

(5)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6)能治疗贫血的是 ;

23. 用化学式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5分)

(1)电解水 ;

(2)磷在空气中燃烧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4)实验室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24.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生活中离不开化学知识,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进行填空:(5分)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所用的石子、细沙等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 操作,起吸附作用的是 物质。

(3)热水瓶中出现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可加入__除法;

(4)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于厨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将缝隙封住,防止氧气进入,用化学式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是 .

25.某物质在空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由此可以推断此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 ___ 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 (2分)

26.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预先都盛放了少量的液体。(3分)

(1)为了检验甲中产生的气体并防止其污染空气,其中盛放的液体为 ;

(2)为了检验乙中产生的气体,乙瓶中盛放的液体为 ;

(3)丙中盛放少量液体的目的为 。

27. 下列物质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通过分析物质的排列规律,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物质化学式或名称:(3分)

(1) 有机化合物里有一类物质叫烯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呈一定的规律。

C2H4(乙烯)、C3H6( )、 (丁烯)、C5H10(戊烯)……

(2)氮元素的化合价有+1、+2、+3、+4、十5,下面五种物质都是含氮元素的化合物: N2O、NO、 、NO2 、N2O5

28.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A、B、C、E均为氧化物,其中A为黑色粉末、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D、F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均为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E 。

(2)反应①中A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 (填“有”或“没有”)改变;

(3)操作X的名是 ;

(4)反应③在绿色植物体内主要进行的是 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9.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小李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 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请用化学式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

(3)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反应表达式 。

(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3)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5)若G装置装满水,要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 通入。

30. 室验室开放日,我和其他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我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固体、液体和产生的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①:固体可能是石灰石、液体可能是 ;

猜想②:固体可能是 、液体可能是双氧水。

(2)请设计实验,检验猜想①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3)如果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_(填“a”或“b”)端进入.

五、综合题(12分)

31.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气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是 (写出一条即可);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使用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①采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 (填装置序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②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C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 。

③装置A除用作某些气体的发生装置外,还可进行其它实验,如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用 、 、 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下图中表示催化剂表面)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五张图表示如下:

①观察上图,可发现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

E→( )→( )→( )→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序号);

②综合以上五张图示,你能总结出的有关化学反应的一条结论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利用氨气进行“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a.将干燥的集气瓶B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并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K3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b 完成为止);

b.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干燥的集气瓶A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氨气,其操作是:打开K1、K2,在

(选填“K1”或“K2”)处导管口通入干燥的氨气;

c.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两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的细小颗粒)。

①写出c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

②上述c步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 。(5)蛋白质中也含氮元素。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一种氨基酸,

①丙氨酸中C、H、O、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30g尿素中含氮元素 g。

③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质约18 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 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 g。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31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