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立达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2 Mg—24 O—16 Ca—40 Fe—56 Al—27
Cl—35.5 N—14 P—31 Zn—6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禽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全
球气候大会,低碳减排成了全球的共识.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禁止生产、设计和使用粘土实心砖,以节约土壤资源
D.广泛使用太阳能路灯,鼓励开发各种新能源
3.酒后驾车是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验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则硫酸铬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6 D.+7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①清新的空气 ②水银 ③二氧化锰 ④锅合金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澄清石灰水 ⑦冰水混合物 ⑧高锰酸钾 ⑨氢氧化钠 ⑩硫酸
A.①③④⑧⑨⑩ B.③⑦⑧⑨⑩
C.③④⑦⑧⑨⑩ D.③④⑧⑨⑩
5.为预防金属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做法不当的是
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 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 D.用力擦去铝锅表面的氧化膜
6.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当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离子中可以含有二种元素
7.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非常重要.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8.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9.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H2+O22H2O B.2CO+O22CO2
C.CO2+H2O===H2CO3 D.H2+Cl22HCl
10.抗氧化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含氧量,阻止氧气和食品发生
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小名发现新买的月饼的包装盒内有一个印有“抗氧化剂”的小包,内盛灰黑色的粉末,该灰黑色的粉末可能是
A.铁粉 B.氢氧化钠 C.二氧化锰 D.生石灰
11.下列灭火方法及其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12.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
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
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3 B.SO.CO D.H2SO4
13.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为正二价
C.锶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6,形成的锶离子符号是Sr2-
D.从这两张图中能得出锶原子的中子数为为87
14.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水区分硝酸铵和食盐两种固体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黄金
15.现有一杯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采取下列方法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将温度升高到 D.加入一定量的水
16.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该粉末可能是生石灰
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
C.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D.该粉求中含有熟石灰
17.在2H2+O22H2O反应前后,①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物质种类 ③元素种类
④原子总数 ⑤分子总数 ⑥元素化合价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④⑥
18.把时的53.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氯化钾晶体,则氯化钾在的溶解度是
A.13. B. C.25. D.25.
19.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特别关注实验的先后顺序.下
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错误的是
A.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
B.实验空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
D.利用CO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
20.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珠穆朗玛峰顶空气稀薄,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
C.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通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最越大
21.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 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22.根据由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
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23.关于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
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最的水中
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得更多,又可使其溶得更快
2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 CuO;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③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25.某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投入5.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
B.沉淀物的质量为7.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
2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合理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27.经测定,某含有C、O两种元素的常见气体的混合气体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则该混合物中
A.一定有CO B.一定有CO2
C.一定有O2 D.一定有CO2、CO
2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二氧化碳、水、氧气和一化合物R,在一定条件下在足够的氧气中
充分燃烧,最后测得反应前后备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值为2.7 B.R的化学式为C2H6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CO2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2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相同质量的铝片和锌粉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C.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
D.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不考虑水、氯化氢的挥发)
30.将Mg、Al、Fe、Zn四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共,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
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进行蒸发、结晶、烘干、称量,称得固体总质量为(所得固
体均不含结晶水),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
A. B. C. D.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1.(5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军事上作烟幕弹_____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__(选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分)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
右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物质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岩石圈中可能存在的任意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意义.
①2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中共出现了__________种分子,根据示意图中给出
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判断,生物圈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
三、(本题包括l小题,共6分)
33.(6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
所示,其中X、Y为两种气态单质,
Z为固态单质;A为一种温室气体,
B、C、D为三种状态各不相同的
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D_________、Y_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填序号)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反应④的可能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4.(6分)(1)随着甲型H1N1病毒的爆发,曾在抗击禽流感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达菲胶囊又一次被人们认识和选择.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90%来自中国内地.达菲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H36O8N2P,请回答下列问题:(1)达菲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达菲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________.(2)达菲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为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医院要配制8%的CuSO4溶液,现有 CuSO4固体,
可配制该CuSO4溶液________g.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烧杯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量筒(从10mL、250 mL、1000 mL中选择)
35.(4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课外小组同学将稀盐酸分5次加
入到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请仔细观察下列表格和图像计算: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10%的CaCl2溶液可作为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36.(8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作答:
(1)实验室可用Zn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甲同学按图(Ⅰ)所示
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你认为他的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__.
(请填“正确”或“不正确”)
(2)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乙同学要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应选择___________.
(3)小松同学探究B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Ⅱ)
所示.写出一个可用此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
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和④稀H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
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亮同学也改进了B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Ⅲ)所示,与
B装置相比较,图(Ⅲ)装置以分液漏斗代替____________漏斗,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分)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
质)和CO2.现利用下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注: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图2中A、B点的固体组成分别是铁的氧化物
中的一种.
(1)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酒精喷灯加热
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图l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在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_________g.
③试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要求有计算过程).
苏州立达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5分(1)4P+5O2=====2P2O5 (2)2H2O2====2H2O+O2↑ 放热
(3)Fe+CuSO4==FeSO4+Cu (4)CO2+Ca(OH)2==CaCO3↓+H2O
32.5分(1)Al3+或Fe3+(2)2个氨分子;1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3)5;5
33.6分(1)CO2 ; Fe3O4 -; H2; (2) 4
(3)2H2O=====2H2↑+O2↑ (4)Fe+H2SO4==FeSO4+H2↑ (或铁跟稀盐酸)
34.6分(1)5 ; 48:9:32 -; 46.3%
(2)200 ; 玻璃棒 ; 250ml
35.4分 (1)25 (2)w(CaCO3)=57.1% (过程略) (3) (过程略)
36.8分
(1)不正确 (2)AC或AD
(3)CaCO3+2HCl==CaCl2+ H2O + CO2 ↑ (或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4)2、3 ; 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5)长颈 ; 可以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或流速、流量等来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 ; 平衡气压或使分液漏斗和试管内的压强一致,便于液体滴落下来
37.6分
(1)酒精喷灯; 尾气未处理(2)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 ;1.68 ;Fe3O4 (过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