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湖北西畈中学09-1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湖北省西畈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九年级化学试卷。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总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化学反应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一些基础的化学计算等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反应规律以及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主要知识点包括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以及一些基础的化学计算。

湖北省西畈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

卷3至6页,卷面总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来源: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ZXXK]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S-32,Fe-56,Zn-65。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前面的答题栏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种植蔬菜不慎用污水浇灌,上市后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指的是(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2.从如下“电解水实验”中可以获得部分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做完实验,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不浪费

B.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C.制取氧气结束后,应立即把装反应物的试管用冷水冲洗干净

D.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4.下列有关学习氧气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出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既能和金属反应,又能和非金属反应

5.金属Mg与某质量分数的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Mg +10HNO3 4Mg(NO3)2 + X + 3H2O。则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H4NO3    B.NO     C.NH3     D.NO2

6.,“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的氦(He-3),

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一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D.相对原子质量为2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8.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坚硬 用于裁玻璃 B.氧气能供给呼吸 用于医疗急救

C.金属钨的熔点高 可作保险丝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用于冶炼金属

9.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液体就是水 B.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发生化学变化

C.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

10.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表示反应时间,纵轴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

11.把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X、Y、Z三种金属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始终无明显变化;把X的硝酸盐溶液滴加到Z中,Z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X>Z>Y C.Z>Y>X D.Y>Z>X

12.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酒精是液体 B.没有达到着火点

C.酒精有挥发性 D.没有与氧气接触

13.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X的质量为

全卷分数栏

第Ⅰ卷答题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0分)

14.(3分)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汞元素 ;(2)2个氮分子 ;(3)n个水分子 。

15.(4分)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   。

(3)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

(4)CO还原CuO的反应   。

16.(3分)为了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甲同学把铝丝、铁丝、铜丝分别放入三支盛有相同稀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结论是:金属活动性Al>Fe>H>Cu。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铝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同学能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铝比铁活泼的依据是 。

(3)乙同学认为只需调整插入金属的顺序,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稀盐酸就可得出甲同学的结论,调整后的金属插入顺序为 。

17.(5分)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回答相关问题:(注意有的空格不只一个答案,多填、少填均不给分)

(1)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来源]

(2)下面有六种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液氮;⑥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其中属于混合物是 ,属于纯净物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8.(5分)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液体,其中C和D内含有同一种元素,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A、C、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五种物质间的转变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 ,D ,E 。

(2)C和D内含有的同一种元素的符号是 ,A、C、E内含有的同一种元素的符号是 。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19.(4分)教材第三单元有一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其实验步骤是: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右图所示)。

(1)请你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2)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装置,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名称是          。

20.(7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 。

(1)请在E处填写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

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

右图所示,实验中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来网]

装置是 (选填“A”或“B”)。

(4)方法E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7分)小刚取来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漏斗内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异味和色素,该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 (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填序号,下同)。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沉淀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加肥皂水的实验,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2.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取该混合物粉末放入烧杯中,将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湖北省西畈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每题2分,共26分)

第Ⅱ卷(共44分)

14.(共3分 每空1分)

(1)Hg (2)2N2 (3)nH2O

15.(共4分 每空1分)

(1)2H2O2 2H2O+O2↑[来源: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

(2)CaCO3+2HCl=CaCl2+CO2↑+H2O

(3)H2O+CO2 =H2CO3 (有其它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4)CO+CuO    Cu+2CO2

16.(共3分 每空1分)

(1)2Al +6HCl = 2AlCl3+3H2↑

(2)铝与稀盐酸反应比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3)Cu 、Fe 、Al

17.(共5分 每空1分)[来源: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

(1)B,C D   (2)①③⑥,②④⑤,②④

18.(共5分 每空1分)

(1)氧气,木炭(或碳),水     (2)C,O

19.(共4分 每空1分)

(1)

(2)对比法(或比较法、对照法)

20.(共7分 每空1分)

(1)加热分解氯酸钾

(2)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防止试管内压强减小,水倒流入热试管,使试管炸裂 试管口内没塞棉花

(3)A (4)2KClO3 2KCl+3O2↑

21.(共7分 每空1分)

(1)明矾 过滤 a c (2)Ⅱ 硬 Ⅰ 较多泡沫[来源:

22.(共6分)

解:(1)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100%=52.5% (1分)

(2)设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第4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

(1分)

反应总共消耗稀硫酸的质量=×3+35/6g=665/6g

M + H2SO4  = MSO4 + H2↑

x 98

- 665/×14%

∴ x:98=:(665/6g×14% ) x=24 该金属是镁。 (1分)

(3)设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y,生成H2的质量为z

Mg + H2SO4  = MgSO4 + H2↑

98 120 2

×14% y   z

∴ 98:120=×14%:y 即y= (1分)

∴ 98:2=×14%:z 即z= (1分)[

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16.6% (1分)[源

答:(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39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