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09年佛山)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2.(10年乌鲁木齐)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3.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认为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5.(09年宜宾)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6.(10年北京)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7.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8.“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成为世纪化学发展的i!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
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的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
9.加热50 mL液体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 ⑦漏斗
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
10.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11.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把鸡蛋浸入白醋里有气泡产生 B.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C.固体直接变成气体不一定属于升华 D.铜丝在火焰上灼烧,有黑色物质生成
13.(10年福建)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14.(10年上海)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NaCl固体
B.用10 mL量筒量取8.3 mL蒸馏水
C.向50 mL小烧杯中倒人约20 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范pH 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15.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16.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 )
二、非选择题(共68分)
17.(9分)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你就这两种照明方法,从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找出两者三个方面的差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指出或更正下图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向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性。
20.(10分)1999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每个氮5(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氮气(N2)和氮5(N5)的异同点:
(2)请你想象一下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至少答两条)
21.(09年兰州)(7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 mL,50 mL,100 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
(4)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 /cm3).配制l 10%的稀硫酸。
①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________mL的浓硫酸,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2.(12分)现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食盐、白糖和碳酸氢铵,不能尝味道,也不用水溶解它们,用什么方法将其区别开来呢?琳琳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的这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标记为A、B、C。
(2)将A、B、C三支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A试管中的白色粉末逐渐变少,试管口出现水滴,同时闻到一种刺激性气味:②B试管中的白色粉末熔化、变色,最后得到黑色残渣;③C试管中的白色粉末无明显的现象变化。根据琳琳同学的实验现象,你认为A、B、C三支试管中各是什么物质(在下列横线上分别填上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3.(1 4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的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这证明焰心________。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在玻璃管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处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与验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B 6.C 7.A 8.C 9.B 10.A
11.D 12.B 13.C 14.A 15.B 16.C
二、非选择题
17.(1)电灯照明是物理变化,点燃蜡烛是化学变化 (2)电灯照明时无新物质生成,点燃蜡烛时生成了新物质 (3)电灯照明是由电能转变为光能或热能,点燃蜡烛是由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
18.A:不应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
B:量液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
D: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
19.(1)①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②氨气易溶于水 (2)碱
20. (1)
(2)作燃料、炸药等
21.(1)c (2)f (3)a (4) ①玻璃棒、烧杯 ②8.3 10 偏小
22.碳酸氢铵 白糖食盐
23.(1)温度最低 (2)气体 可燃
(3)假设①: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或小烧杯 石灰水不浑浊
假设②:不能点燃 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