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年级
化学试卷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1道小题。共4页。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高考资源网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78% 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石蜡熔化 B. 酒精挥发 C. 水结成冰 D. 木条燃烧
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气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甲烷(CH4)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B.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 D.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6.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含碳量不同
B. 氢元素和氧元素种类不同—— 质子数不同
C. 酒精需要密封保存 —— 酒精分子间有间隔
D.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7. 衣服上沾有的下列污渍,只用水就能清洗干净的是
A.蔗糖 B.墨水 C.豆油 D.铁锈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跟氧气接触
B. 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
C. 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为防止发生火灾,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9.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
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 “白色污染”
D.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10.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Z浸入XSO4溶液中,无任何现象。则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X>Z
C.Y>Z>X D.X>Z>Y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是 ;
(2)钠离子的符号是 ;
(3)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 。
12. 请回答下列与O2有关的问题。
(1)检验一瓶气体是O2,可用 ;
(2)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O2进行急救,是因为O2能 ;
(3)铝制品不易锈蚀,是因为它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形成 。
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异味;
(3)电解水所得产物是H2和O2,说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4)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
14. 对比分析①水 ②澄清石灰水 ③二氧化碳 ④氧气 ⑤赤铁矿 ⑥空气,使用序号回答:
(1)属于混合物的有 ; (2)含有氧分子的有 ;
(3)属于化合物的是 。
15. 右图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钠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16.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时发生如下反应:
4HNO3光照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X的化学式是 ;
(2)此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3)浓硝酸需要 保存。
17.分析右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时,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提纯NaCl,
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8.请回答下列与木炭、氢气、一氧化碳的有关的问题。
(1)其中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
(2)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前都需要 。
(3)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氧化铜反应,说明它们都具有 性。
19.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黄铜片(铜锌合金)与铜片互相刻划时,在 ① 的表面可留下划痕;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 ② ;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③ ;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向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 。
20.结合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需NaCl g;
(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 滴加;
(3)操作D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上图操作中,一定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21.观察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① ,其
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 ② (选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
用 ③ ;
(3)实验室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为 ;
(4)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图E所示实验,观察到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
依次熄灭,体现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 的性质。
答案
ADCBB CACDB
11、 O Na+ 2H
12、带火星的小木条;供给呼吸;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3、煮沸;吸附;氢氧;分子构成
14、256;46;13
15、22.99; 金属; 失去
16、O2; 分解; 密封
17、20; 氯化钠; 蒸发结晶
18、 氢气; 验纯; 还原
19、 铜片; 黄铜; 略; 水和氧气; 铁和银
20、18; 胶头滴管; 加速溶解; AB
21、试管; 略; A; C; 略; 不可燃不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