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九 年 级 化 学(满分:100分)
命题:包英
审核:安文潼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触及容器内壁.
C.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源:学.科.网]
4. 用量筒量取10 mL水,采取俯视读数,则实际取水量为 ( )
A.10 mL B.小于10 mL C.大于10 mL D.无法估计
5. 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 )[来源:学§科§网]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6.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
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7.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 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 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9.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来源:Zxxk.Com]
11.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双氧水 B.空气 C.氯酸钾 D.二氧化碳
13.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响
14.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或者排水集气法
15.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给高锰酸钾加热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16.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A.氧化剂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生成物
17.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8. 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气
C.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氧气 一氧化碳[来源:Zxxk.Com]
19.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20.下列变化中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瓷碗破碎,干冰升华 B.煤气燃烧,胆矾研碎
C.白磷自燃,菜刀生锈 D.铁制成铁锅,铁矿石炼铁
二、非选择题(计60分)
2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它占空气体积的 _____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它占空气体积的 _____ 。
2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A是_____;B是______;C是_____;D是______。
23.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 ;
。
(2)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按顺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4.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25.右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________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_____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26.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图。
(1)请改正图中的错误.
① 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
(2)图中实验器材有橡皮塞、导管,还有______ 、 ______ 、______ 、 ______ 、______ 。
(3).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______ 。
(4)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_____________ 。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______ ,后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2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与研究。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如果采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理由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这种方法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优点是______ _____。
28.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指出仪器的名称:a 、b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所需用到的药品是 和 。收集氧气可以采用上述装置中的 、 。(填装置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
(4)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
29.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
30.有三集气瓶无色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空气,氧气。如何逐一鉴别?写出与步骤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