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黄埔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2010年黄埔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的化学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化学概念、物质性质及其变化、实验操作等的理解;非选择题部分则侧重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及安全、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内容。通过本试卷,学生可以巩固和深化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技能的理解。

2010年黄埔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三大题,2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本卷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2 O 16 K 39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抽成真空 D.在冰箱中低温保存

3.以下是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汽油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氧气抢救病人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

6.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7.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化物

8.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D.+5

9.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在任何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10.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

D.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

11.根据下面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元素通常显+2价 B.粒子②和③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C.粒子③是阴离子 D.粒子②和④属于同种元素

12.在反应:H2 + Cl2 = 2HCl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种类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

C.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D.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

14.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可能相同

C.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D.气体收集装置可能相同

15.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

A.Al2O3 B.Al2(SO4).Al(NO3)3 D.Fe(NO3)3

16.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 2CO2 +3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为

A.CH3OH B.CH.C2H5OH D.C2H6

17.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MnO2来区别水和双氧水

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8.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排气

C.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D.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

19.下列有关木炭、一氧化碳、甲烷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时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燃烧时都有蓝色火焰

C.充分燃烧后都有CO2生成 D.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

20.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CuO、CO2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乙一定是氧气

C.丙一定是氧化铜 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8分。

21.(4分)用符号表示:

⑴ 1个氢分子 ; ⑵ 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的化学式 ;

⑶ 碳酸钠 ; ⑷ 2个氢氧根离子 。

22.(4分)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食盐水 ③氯酸钾 ④氧气 ⑤蒸馏水 ⑥空气 ⑦铁粉

请在以下空格中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⑴ 含有氧分子的是 ;⑵ 属于混合物的是 _;

⑶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⑷ 属于单质的是   。

23.(9分)

⑴ 我国的水墨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粒子,用这种墨汁的国画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⑵ 某同学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发现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

⑶ 用活性炭除去污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⑷ 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松软,这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⑸ 生活中使用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请你结合生活各举1例,说明天然气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危害。

① 造福人类 ;

② 给人类带来危害 。

24.(7分)为烹饪出味道鲜美的鱼,厨师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5.(6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氢气是一种最清洁的理想燃料,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是无毒物质。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 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

⑶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

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任一个化学

方程式

  。

26.(8分)下图中A为一种混合气体,经分析已知只含两种元素,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

⑴ 写出下列标号物质的化学式:

B ;C ;D ;E 。

⑵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E→B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7.(共7分)

⑴ 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1~2秒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于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炭化,说明灯焰中 部分温度最高。

⑵ 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 ,用

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⑶ 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下图所示仪器中的(填写仪器名称)

28.(15分)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

⑵ 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 ;

⑶(2分)小强用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

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⑷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制取氧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

⑸ 小明要制取少量CO2,他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收集CO2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的方法是

⑹ 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便于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 。

2010年黄埔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8分。

21.(4分) ⑴ H2 ; ⑵ O3 ; ⑶ Na2CO3 ; ⑷ 2OH— 。

22.(4分) ⑴ ④、⑥ ; ⑵ ②、⑥ ; ⑶ ①、⑤ ; ⑷ ④、⑦ 。

23.(9分)

⑴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⑵ (与分子)之间有间隔 ;

⑶ 吸附 ;⑷ 水(水蒸汽) ;

⑸ 甲烷(或CH4 ) 。

① 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重要的能源(燃料);

② 天然气泄漏可能发生爆炸 。(以上其它答案合理可得分)

24.(7分) 14 , 88 ; 3:2 , 9.1% (精确到0.1%)。

25.(6分)

⑴ 2H2 + O2点燃2H2O

⑵ CO2 + H2O ==== H2CO3 或 CO2 + C 高温 2CO

⑶ 2H2O2 =二氧化锰= 2 H2O + O2 ↑

C 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以上其它答案合理可得分)

26.(8分)

⑴ B CaCO3 ;C CO ;D Cu ;E CO2 。

⑵ C→D CO+ CuO =加热= Cu + CO2 ;

E→B Ca(OH)2 + CO2 ==== CaCO3↓+ H2O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7.(共7分)⑴ 外焰 。

⑵ 平放(或横放) , 镊子 。

⑶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铁架台 。

28.(15分)

⑴ E ,   棉花 ;

⑵ 气密性 ;

⑶ 1.;

⑷ 先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后 熄灭酒精灯 。

⑸ B(或C) , D ,

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集满了。 。

⑹ 加入稀盐酸 。

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53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