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化学部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学号。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请注意题号顺序,所写内容不得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部分视为无效。
4.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项。每题的解答都不能超出矩形答题框,选择题的正确填涂为:▅。
5.填空题和简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作图题还可使用2B铅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2 N-14 O-16 S-32 Ca-40
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8.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铝的元素符号是 ( )
A.He B.P C.Si D.Al
29.SO2是一种导致酸雨现象的主要物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C.﹢2 D.﹢4
3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图示中的水,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 )
A.河湖水 B.温泉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31.近年来,本市公共场所已全面实施禁烟。香烟烟雾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
A.水蒸汽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3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
33.碳酸钙是一种建筑材料,下列物质含有碳酸钙的是 ( )
A.生石灰 B.石灰石 C.胆矾 D.熟石灰
3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接电源正极的一端产生V mL气体,接电源负极的一端 ( )
A.产生VmL氢气 B.产生VmL氧气
C.产生2VmL氢气 D.产生2VmL氧气
3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36.在化学反应H2+CuOCu+H2O中,氧化剂是 ( )
A.CuO B.HC.Cu D.H2O
37.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于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38.氢氧化钠可中和炼制石油中过多的硫酸该反应属于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9.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40.常见的实验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活性炭吸附红墨水中的色素 B.干冰气化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D.工业制氧气
41.下列各组物质均难溶于水的是 ( )
A FeCl3、KOH、NaCl B K2SO4、BaCl2、HCl
C CuSO4、HCl、KCl D BaCO3、BaSO4、AgCl
42.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S+O2SO2↑ B.H2CO3 H2O+CO2
C.2NaOH+SO2Na2SO4+H2O D.Ca(OH)2+Na2CO3CaCO3↓+2NaOH
4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向分液漏斗中倒入双氧水 ②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③②①⑤
4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4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46.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全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七、填空题(共20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4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① 从金刚石、氦气、干冰、氯气、生石灰这几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 把化学式填写在空格处。
用作填充汽艇的是______(1)_________;
用作致冷剂的是_________(2)________;
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3)_________;
自来水中的消毒剂是__(4)______;
②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2O,还有Hg、CH4等物质,其中
属于单质的是 _(5) ,属于氧化物的是 (6)__ ,属于有机物的是 _(7)__ 。
③化肥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K2CO3是一种 (8)__ 肥(填“氮”、“磷”
或“钾”)。用K2CO3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火焰呈 __(9)___ 色。
④酸奶中含有乳酸(C3H6O3),乳酸由 __(10) 种元素组成。C3H6O3的摩尔质量为 (11) ,
0.5mol C3H6O3分子中约含有 __(12)__ 个氢原子。
48.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3)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 (14) 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3)t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
溶液质量关系为:甲 (15) 乙(填“>”、“<”或“=”)。
(4)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6)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5)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电子天平、烧杯和 (17) 。
A.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 胶头滴管
49.某同学设计了一实验方案,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使用了铁片、银片和硫酸铜溶液即达到目的,试完成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
八、简答题(共20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50.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仪器的名称:e (1) ,f (2)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 (填字母A、B、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5)
(“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3)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 ,
该实验 (7) (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8) (填g或h)通入。
(4)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9)
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10) 。
观察图C装置,气体制取处于 (11) (填“进行”或“停止”)中。
(5)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适量石灰石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烧杯中,两者
恰好反应(假设杂质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解),测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
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5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塞上瓶塞。这瓶溶液
有没有变质呢?同学们想一探究竟,请你和他们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 (12) 变质。
【实验验证】
【讨论交流】
(1)步骤①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15) ;
(2)有同学提出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做同样的实验,也能看到相同的现象,得出相同的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16) 。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部分
注:1、化学方程式有错不得分
2、化学专用名称有错不得分
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7.B 28.D 29.D 30.C 31.C 32.A 33.B 34.C 35.C 36.A
37.C 38.D 39.B 40.C 41.D 42.D 43.D 44.C 45.B 46.C
七、填空题(本大题含3题,每空1分,共20分)
47. (1)He (2)CO2 (3)C (4)Cl2 (5)Hg (6)H2O
(7)CH4 (8)钾(9)紫(10)3 (11)90g/mol (12)1.806*1024
48. (13)t1 (14)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15)小于 (16)BE
(17)BCFG
49. (18)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19)无明显现象
(20)Fe>Cu>Ag
八、简答题(本大题含2小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20分)
50. ① (1)试管 (2)长颈漏斗
② (3) A (4) 2KClO32KCl+3O2↑
(5)不变 (6) 2H2 + O2 2H2O
(7)不能 (8) g
(9)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10)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1)进行
51. 4.4/44=0.1 mol (1分)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1分)
1 1
x 0.1mol
X=0.1mol (1分)
0.1mol x 100g/mol = 10g (1分)
51 (12) 完全 (13) 一 (14)变红
(15) 将Na2CO3完全反应完,防止剩余Na2CO3干扰检验
(16) 不同意,因为Ba(OH)2也能和Na2CO3反应生成NaOH也为碱性,
无法检验是否有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