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初三化学基础考试模拟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初三学生的化学基础考试模拟卷,总分为100分。试卷内容涵盖了化学中的多个基础概念、化学反应、实验操作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分类等内容。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物质分类、化学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溶解度、化学计算及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初三化学基础考试模拟卷

满分100分 (吴泾中学)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H—1 K—39 Al—27 S—32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铜 B.空气 C.矿泉水 D.大理石

2、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镁、钙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4、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一种钠盐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5、从右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6、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 )

A.CuSO4 B.FeSO.HCl D.Na2CO3

7、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 )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有一杯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10、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11、 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2、下列有关食品加工的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 )

A. 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B. 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C.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配成奶粉

D. 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增加光泽

13、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 )

A.CH4S B.C2H6S C.C4H4S D.C6H6S

14、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5、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6、关于燃烧与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二氧化碳扑灭

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17、在反应C+H2O CO+H2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

A.C B.H2O C.CO D.H2

18、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

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

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

D.三个实验都是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19、 已知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水。该温度下,向20%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直至不再溶解为止。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 )

A.36.0% B.26.5% C.22.4% D.28.8%

20、右图是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现分别向A和B固体中各加水150克,加热溶解,同时蒸发掉水,冷却至T1℃,这时 ( )

A.二者均有晶体析出

B.只有A析出

C.只有B析出

D.A、B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二、填空题(34分)

1、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由碳、氢、氧、钠中某些元素组成,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①用于高炉炼铁的气体氧化物_________;

②“汽水”“雪碧”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 ;

③能用于造纸工业原料的碱__________;

④家庭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是__________;

⑤可造人工烟雾的一种氧化物是________;

⑥“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有机物是________。

2、用含有少量CaCl2的NaCl固体,配制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加入的X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的Y为 。

(2)若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你填写好标签。

3、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标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化学为人类创造了巨大财富。化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来引发某些化学反应。

例如:xH2O xH2↑ +O2↑。请回答:

(1)化学方程式中x的数值是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从湖泊中取水后人们常在湖水中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为净水剂,明矾由________元素组成。该物质中_______元素质量分数含量最大。

5、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 曲线A点表示的意义是 。

(2)根据曲线判断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性为_________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3)曲线上满足A点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

(4) 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形成石灰乳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该混合液体液体属于______,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情况 。

6、“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化学学习中有所体现。请分析题意,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右下图实验一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实验你认为实验室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杂质的最佳试剂是 ;理由是:

(2)写出右图实验二中“更快”的化学方程式:

造成两者反应速度快慢不同的因素是

(3)“更强”,辩论见风采。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场辩论赛。辩论主题是“1 + 1等于不等于2。”甲方认为:1 + 1等于2。乙方认为:1 + 1不等于2。请根据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

①如果你认为甲方正确,请举一例 ;

②如果你认为乙方正确,请举一例 。

7、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三、简答题(26分)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 ② 。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 通入。

2、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常会出现白色粉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三种不同的猜想: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 ;

③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请将乙同学的猜想填写完整。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该同学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他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

(2)乙同学为验证他的猜想,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得出的结论不严密。为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 _____;该同学继续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

【问题讨论】如果实验室中没有BaCl2溶液,能否用Ba(OH)2溶液代替,并说明理由:__ 。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是 。

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⑴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⑵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拓展与迁移】⑴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

⑵右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题

1、(6分)CO、H2CO3、NaOH、Na2CO3、CO2、CH4

2、(4分)Na2CO3(名称化学式均可)

CaCl2+Na2CO3= CaCO3↓+2NaCl

HCl(或写盐酸)。

3、(4分)(1)CO2

(2)D

(3)CO可作燃料 (合理答案均可)

(4)C+O2CO2 (合理答案均可)

4、(4分)(1)2 (2)分解 (3)5 (3)O

5、(5分)(1)70摄氏度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0克/100克水

(2)微溶

(3)析出溶质

(4)悬浊液 减少

6、(7分)(1)CO2+2NaOH = Na2CO3 + H2O;NaOH;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中溶质含量太少,吸收二氧化碳没有氢氧化钠彻底(合理说法计给分)

(2)Mg+2HCl=MgCl2+H2

(3)溶液中溶液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

两种不同液体互溶,得到的液体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

7、(4分)(1)0.8

(2)5%(共3分)

三、简答题

1、( 13分 )(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①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②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A E或F或G; MnO2, 催化作用, 2H2O2 2H2O + O2↑

(4)CO2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5)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凡叙述合理均可得分);

(6)b

2、(7分)【提出猜想】 Na2CO3

(1)Na2CO3溶液也显碱性

(2)气体; Na2CO3+2HCl=2NaCl+CO2 ↑+H2O

(3)Na2CO3;酚酞试液

【问题讨论】不能,Ba(OH)2是碱,对NaOH的鉴定产生干扰

3、(6分)浓盐酸有挥发性

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速率适中 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H2O

反应条件简便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容器内部压强迅速增大。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5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