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人教版九年化学下册一课一练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含解析)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溶液”这一主题,特别是“溶解度”的概念进行考察。内容涵盖了溶解度的基本定义、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化等内容。题目设计从基础到提高,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溶解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了溶解度的概念及其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以及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如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3.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有关气体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4.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下列几种物质 ①硝酸钾 ②熟石灰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溶解度表示在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里达到时________所溶解度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________里的溶解度.

9.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________;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________法提纯B;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10.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1. 图1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3)从图1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任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的受温度影响不大;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答案】C

【解析】溶解度概念中包含四个因素:一定温度下、饱和、100g水、单位是g。这句话可以理解成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

3.【答案】B

【解析】气体溶解度主要受到温度、压强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4.【答案】D

【解析】A项应该是3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B项比较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会变得更加不饱和,两条曲线的交点的含义就是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答案】D

【解析】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均为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只有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答案】A

【解析】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由题意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大于10g,则氯化钠属于易溶物质,故选项正确.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大于10g,则氯化钠属于易溶物质,不属于可溶物质,故选项错误.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大于10g,则氯化钠属于易溶物质,不属于微溶物质,故选项错误.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大于10g,则氯化钠属于易溶物质,不属于难溶物质,故选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3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可以将低温度。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水.

【解析】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9.【答案】⑴S:(100+S) ⑵蒸发结晶 ⑶B

【解析】t1℃时,A的溶解度是S克,提纯B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溶质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溶剂质量不改变。

10.【答案】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解析】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时,某固体物质在溶解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是指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11.【答案】(1)甲>乙>丙(或甲乙丙)(2)丙(3)4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解析】(2)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丙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58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