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人教版九年化学下册一课一练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含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一主题,通过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察了学生对粗盐提纯实验的基础知识、操作步骤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解。内容包括盐的定义、粗盐提纯的步骤、常见盐的应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所涉及的知识点

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及其原理,以及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第十一单元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化学式为NaCl

C.盐都是有咸味,都是白色固体

D.盐是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2.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的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塑料杯可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溶解、蒸发

B.溶解、蒸发、过滤

C.蒸发、溶解、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

4.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5.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6.下列混合物不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

A.混有泥沙的食盐

B.碳酸钙与碳酸钠的混合物

C.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

D.二氧化锰与氯化钾的混合物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

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

D.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混合物的分离:将难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可采用_______的操作,在该操作中要注意一_______,二_______,三_______.粗盐提纯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图是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和蒸发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_______;②_______;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

10.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溶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照②③①步骤配制50g16%的NaCl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操作⑤中停止加热是时间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时 B.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

(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其正确操作步骤为②③①④⑤②.以下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精盐产率(产率=×100%)偏小的有_______(填序号).

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 B.操作③中仰视读数

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板搅拌.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盐是指解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盐包含食盐.因此食盐一定是盐,但盐不一定是食盐;有些盐可以食用,有些盐却不能,如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毒;多数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但也有不是白色的,如蓝矾就是蓝色的;故A、B、C错误,D正确.

2.【答案】C

【解析】“粗盐提纯”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探究实验,涉及的操作较多.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粗盐水过滤时,只能将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滤去,而不能将可溶性杂质除去,所以过滤后仍为混合物,故C错误.

3.【答案】D

【解析】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故选D.

4.【答案】B

【解析】氯化钠进行体内后,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5.【答案】B

【解析】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会容易弄破滤纸,故A错;为防止加热时食盐固体飞溅,所以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不能给蒸干,故C错;蒸发皿中液体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故D错,本题正确选项为B.

6.【答案】C

【解析】A中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B中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D中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故A、B、D三项都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而C中木炭和氧化铜均不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这种方法分离.

7.【答案】D

【解析】氯化钠溶液的凝固点低,不易结冰,故A正确;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故B正确;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常用作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故C正确;熟石灰没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D错.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过滤 贴 低 靠 溶解 过滤 蒸发

【解析】在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中,因为是固液分离,所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固体的液体与固体分离,而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简单的说就是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②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要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则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9.【答案】烧杯 玻璃棒 低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较多固体 坩埚钳

【解析】在过滤操作过程中要求一贴二低三靠,所以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在蒸发操作过程中为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而且一但蒸干液体会造成氯化钠固体飞溅,所以出现较多固体就要停止加热;加热后的蒸发皿是热的,所以要用坩埚钳夹取下来,防止烫伤.

10.【答案】(1)引流;(2)偏大;(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4)A、D.

【解析】(1)在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的作用;

(2)在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少,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在蒸发食盐中停止加热是时间是: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

(4)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会使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小,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小; B.操作③中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多,对精盐的质量无影响,不会导致精盐产率的变化; 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未除去部分杂质,会使精盐的质量偏大,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大;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板搅拌,会使液体溅出,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减少,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小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59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