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九年级九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绿色奥运的具体措施、常见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化学反应类型(如分解反应)、仪器使用规则、物质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气体的收集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原理。整套试卷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实验操作的多个方面。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考查了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基本认识,同时涵盖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物质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化学反应类型(如分解反应)以及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

九年级九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 B.砂纸摩擦除锈

C.酒精燃烧 D.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2.下列性质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 B.气味 C.状态 D.可燃性

3.“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北京市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建成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

B.综合治理环境,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C.进行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基础

D.建设和改造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5.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 B. 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

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燃烧匙

7.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

A.汽油 B.蜡 C.红磷 D.木炭

8.在蒸发和过滤的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的仪器是

①酒精灯 ②玻璃棒 ③烧杯 ④铁架台 ⑤漏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9. 下列各组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白酒,食醋 B、氧气,天然气

C、氮气,氨气 D、煤炭,石油

10.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铁钉生锈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 二氧化锰 B. 高锰酸钾 C. 液态空气 D. 氧化镁

12.有三种气体: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D.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的原料是

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

14.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分液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15.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水和冰 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1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纤维素 D.水

18.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无明确答案

19.下列现象与实验的事实相符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光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气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20.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则收集NO气体应采用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共8小题,计29分 )

2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4)能使带火星条复燃的气体是

(5)干冰 ; (6)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 。

2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1)海水 (2)蒸馏水 (3)白酒 (4)二氧化碳

(5)液态空气 (6)氮气 (7)加碘食盐

23.根据实验情况,填写下表:

24.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

(1) 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O2时,其发生装置必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①制取氧气前首先要 。

②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

③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常在试管口 。

④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再开始收集。

25.现有A、B、C、D 4瓶无色气体,用燃着的木条(主要成分是碳)伸入其中,A、C中木条熄灭,B中没有明显现象,D中燃烧得更旺;再向A、C中倒入澄清石灰水,A中变浑浊,C中无现象;另知B中含大量C。试推断A、B、C、D分别是什么气体。

(1)A 、 B 、 C 、 D 。

(2)上述实验中共有 个化学变化,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分别是:

三.(本题共8小题,计31分 )

2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

(1)仪器名称:A B

D E

(2)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是 。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是 。

一段时间后,如将C中溶液取出并加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其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是

(4)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27.上课时,老师拿出两瓶不同颜色的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他分别把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混合,能产生两种无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呢?同学们对此气体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试着填写:

验证该气体可能是某物质的实验方案如下:

2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管生成___________气体,b应接电源_________极。

(2)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产生氢气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

(4) 检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 __,

检验乙试管内 气体的方法是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61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