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历史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同步练习2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展开,涵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从基础到提升,逐步深入,考察学生对避雷针、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原因、爱迪生的国籍、电气时代的重要性、电磁感应原理及其发明者、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电的发现历史、发明大王的名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相关科技成果等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和重要发明,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影响,包括避雷针、电磁感应原理、电力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变革。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基础巩固题

1.避雷针的发明者是 ( )

A.富兰克林 B.华盛顿

C.林肯 D.杰斐逊

2.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

①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殖民掠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需求

④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国家相继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3.只有不断地创造发明,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哪国人 ( )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美国

4.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的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电动机的发明

5.当你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100多年前,由于电力的应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可实用的发电机的是 ( )

A.爱迪生 B.西门子 C.法拉第 D.格拉姆

6.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

A.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发电机的应用

7.人类发现电的存在,最早是在 ( )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8.下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很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为核心

B.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问的天使

C.率先进入电气化时代的是西方国家

D.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的根本原因是钢铁行业的发展

10.下列不属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 )

A.洗衣机 B.电冰箱

C.电子计算机 D.电风扇

11.下列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19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不相符合的是 ( )

A.家庭使用电灯照明

B.早期留声机的出现

C.电风扇、电冰箱进入家庭

D.火车机车出现

12.下列我们正在享用的科技成果,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组是 ( )

A.火车、汽车 B.火柴、轮船

C.电脑、电报 D.电灯、电话

13.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工业成果博览盛会,下列工业革命科技成果不可能展出的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留声机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15.世界上最早进入电气化时代的地区,最确切的是 ( )

A.欧洲 B.西欧和北美

C.亚洲和欧洲 D.澳洲、美洲、欧洲

强化提高题

16.一位科学家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在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很多地方交错停电一分钟,来纪念这位伟人。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这位伟人是 。

17.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条件的是( )

A.人类的生产经验

B.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发明家们辛勤的研究

D.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

①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②促进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

③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了“钢铁时代”

④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1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

课外延伸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核心的创造使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请回答:

①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的人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

②对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贡献最大的人是谁?他的发明有哪些?

③根据材料指出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及重要的内容。

中考链接题

21.(2007·滨州)2005年,山东省首架飞机在滨州成功下线。这让我们想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 ( )

A.德国的卡尔·本茨 B.美国的莱特兄弟

C.美国的亨利·福特 D.英国的史蒂芬孙

22.(2007·临沂),青藏铁路开始通车试运营。火车在其发明了近200年之际终于开到了世界屋脊之上。最早的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福特 D.卡尔·本茨

23.(2007·扬州)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马车②汽车③火车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

24.(2007·南阳)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下列哪项重大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使石油得以广泛的开采 ( )

A.改良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火车机车

25.(2007·常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

答案:

第l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1.A

2.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包括科研、经济、对外政策制度等因素。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4.B

5.B解析:1867年,西门子制造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

6 A

7.B解析:早在18世纪,欧洲人就发现了电的存在,英国人格雷发现了摩擦生电的道理。故答案选B项。

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所引用名言的掌握能力。

9.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D项不正确,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的根本原因是电力的使用,而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其直接原因,所以选择D项。

10.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B、D三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C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11.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大发明的识记能力,A、B、c三项都符合题意,D项是在19世纪初期出现的,所以选择D项。

12.D l3.D l4.B l5.B

16.爱迪生

17.D解析:自然科学的新突破,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等等。有了这些条件才得以出现一个新的工业革命。故答案选D项。

18.B

19.主要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0.①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良,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稳定、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②爱迪生。包括电灯、留声机等2000多项发明。

③第一次:18世纪,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二次:l9世纪末20世纪初,电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21.B解析: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地研制了飞机。答案为B项。

22.B解析:A发明了改良蒸汽机,B发明了火车机车,卡尔·本茨与福特发明和改进了汽车。

23.D解析:①是最早的交通工具,以畜力为动力;③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②、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其中汽车的发明在飞机之前。答案为D项。

24.B解析:A、D是使用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广泛开采;B项是使用石油,故促进了石油的广泛开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力。

25.(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2)特点: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②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③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3)影响:帝国主义更疯狂地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抗争与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73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