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历史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同步练习2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相关科技发明展开,涉及汽车、飞机、石油等重要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填表题、材料分析题等,旨在考察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以及相关科技发明的应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科技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基础巩固题

1.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汽车的是 ( )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富兰克林 D.亨利·福特

2.研制成功第一台新式煤气内燃机的是 ( )

A.英国工程师 B.德国工程师

C.美国工程师 D.法国工程师

3.导致下图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有轨电车的创制

C.发电机的问世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4.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的是 (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5.人类创造的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是 ( )

A.飞行者4号 B.飞行者3号

C.飞行者2号 D.飞行者l号

6.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 )

A.用电脑办公 B.在电灯下学习

C.乘公共汽车上班 D.坐飞机旅游

7.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B.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发明者是亨利·福特

C.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D.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架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

8.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交往,当时人们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有 ( )

①飞机②电子计算机 ③有线电话 ④汽车⑤火车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

9.1910年,一位富有的英国冒险家想从英国到法国去,你认为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 )

A.坐汽船 B.坐汽车

C.乘飞机 D.过海底隧道

10.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发明成就,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 ( )

①卡尔·本茨设计的内燃机

②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③亨利·福特改进的汽车

④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对人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列科技成果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②卡尔·本茨设计的内燃机

③亨利·福特改进的汽车

④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1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

A.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通过相互联合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C.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D.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13.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制成于 ( )

A.1874年 B.1885年

C.1876年 D.1891年

14.连线题:

1885年 卡尔·本茨 美国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出现

1903年 亨利·福特 德国 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15.简答两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发明有哪些。

强化提高题

16.填表:

17.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科技创新有了更大的提高。

请回答:

①在能源方面,两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有何意义?

②在交通运输方面,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重大发明?有何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

热机和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大动力技术体系。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热机”具体是指什么?“蒸汽动力革命”又是指什么?

②试概括“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一句所体现出的深刻道理。

③材料对两次工业革命做了怎样的比较?

④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试举例说明。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巩固;新的冶铁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四: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现代工业的调查能提供说明这一过程最完备的最确切的材料。例如……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和电力。

清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二、三、四指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

②指出两件大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发明成果。

③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社会关系的变化。

④根据材料三分析资产阶级在当时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

课外延伸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三: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②上述材料反映的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③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④谈谈你对上述内容的认识。

中考链接题

21.(2007·油头)下列各种现象中,在l9世纪60年代的欧洲能够看到的是 ( )

A.电话用于商务往来 B.火车在铁路上行驶

C.汽车在公路上奔跑 D.高压电线跨越山川

22.(2007·山西)下列各项,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水力一电力一蒸汽

B.火车一汽车一航天飞机

C.石油一原子能一煤炭

D.电灯一电脑一电话

23.(2007·牡丹江)改变人们夜晚采用煤油灯和煤气灯照明的是 (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爱迪生发明电灯

D.史蒂芬孙制造火车

24.(2007·岳阳)能源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 )

A.水力 B.蒸汽

C.电力 D.原子能

答案:

第l8课叩晌现代文明的大门

1.A 2.B

3.D解析: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4.A 5.D

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掌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然后,与题中的四个选项逐一对照、排除,选择A项,因为它不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成果。

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大发明的识记能力,显然B项不正确,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发明者是卡尔·本茨,而不是亨利·福特。所以选择B项。

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题干

中的时限与“交通工具”,然后再比较、判断,选择D项。

9.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紧扣题干中的时间,就会排除A项与D项,再比较B项与C项,飞机当然要比汽车快,所以选择c项。

10.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四个选项中除了④不需要石油外,其余均需石油,这就促进了其开采和提炼。故选择A项。

11.C

12.C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13.B

14.

15.第一次工业革命:富尔顿发明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存在。爱迪生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发明。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17.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飞机,使人类进入了汽车时代,迅速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18.①“热机”指内燃机。“蒸汽动力革命”指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望尘莫及的。

④正确。例如收音机和汽车的广泛使用,不但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出行方式乃至社会生活的内涵,而且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大,时间缩短,使地球变得“小”了。

19.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蒸汽机的改良,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的发明,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只要中心突出,言之成理即可)

20.①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图二、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说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常抓不懈。

21.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A、C、D三项均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开始于l9世纪70年代以后,只有B选项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正确答案是B。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2.B解析:按使用的时间先后顺序应为:水力一蒸汽一电力;煤炭一石油一原子能;电灯一电话一电脑。因此A、C、D项可排除。

23.C解析:、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改变了人们在夜晚用煤油灯、煤气灯照明的方式。A、B、D项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其他领域发挥巨大影响的发明,与照明无关。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照明方式作出重要改进的发明。

24.C解析: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应用日益广泛,所以本题选C。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74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