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数学

数学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测试题C(1)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二次函数展开,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选择题涵盖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图像特征以及应用;填空题涉及具体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解、顶点坐标、面积计算等内容;解答题则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图形和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图像特征,包括顶点坐标、对称轴、交点、增减性、最值等,以及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综合训练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函数y=x2-4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A.(2,0)    B.(-2,0)    C.(0,4)   D.(0,-4)

2,(2008年上海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3 B. C.1 D.0

3,抛物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抛物线的顶点必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08吉林长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二次函数y=2kx2-x+k2的图象大致为如图2中的(   )

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3,则点(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某公司的生产利润原来是a元,经过连续两年的增长达到了y万元,如果每年增长的百分数都是x,那么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A.y=x2+a B.y=a(x-1)   C.y=a(1-x)2   D.y=a(l+x)2

8,若二次函数y=ax2+bx+c,当x取x1,x2(x1≠x2)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x1+x2)时,函数值为(     )

A.a+c    B.a-c   C.-c   D.c

9,不论m为何实数,抛物线y=x2-mx+m-2(    )

A.在x轴上方 B.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C.与x轴有两个交点 D.在x轴下方

10,若二次函数y=x2-x与y=-x2+k的图象的顶点重合,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这两个函数图象有相同的对称轴 B.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相反

C.方程-x2+k=0没有实数根 D.二次函数y=-x2+k的最大值为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顶点为(-2,-5)且过点(1,-14)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

12,若点A(2,m)在抛物线y=x2上,则点A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

13,二次函数y=2x2+bx+c的顶点坐标是(1,-2).则b=___,c=___.

1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 (a≠0)与一次函数y=kx+m(k≠0)的图象相交于点A(-2,4),B(8,2),如图4所示,能使y1>y2成立的x取值范围是___.

15,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若输入的数据是x时,输出的数据是y,y是x的二次函数,则y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

16,平移抛物线y=x2+2x-8,使它经过原点,写出平移后抛物线的一个解析式___.  

17,抛物线y=ax2+bx+c中,已知a∶b∶c=l∶2∶3,最小值为6,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

18,把一根长的铁丝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弯曲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和最小是___.

三、解答题

19,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下列方程的近似根:(1)x2+x-12=0;(2)2x2-x-3=0.

20,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1,0)和(2,0)且过点 (3,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1,已知二次函数y=x2-6x+8.求:

(1)抛物线与x轴和y轴相交的交点坐标;

 (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画出此抛物线图象,利用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程x2-6x+8=0的解是什么?

②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大于0?

③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小于0?

22,当 x=4时,函数y=ax2+bx+c的最小值为-8,抛物线过点(6,0).求:

(1)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函数的表达式;

(3)x取什么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取什么值时,y随x增大而减小.

23,已知抛物线y=x2-2x-8.

(1)求证:该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2)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且它的顶点为P,求△ABP的面积.

24,如图5,宜昌西陵长江大桥属于抛物线形悬索桥,桥面(视为水平的)与主悬钢索之间用垂直钢拉索连接.桥两端主塔塔顶的海拔高度均是,桥的单孔跨度(即两主塔之间的距离),这里水面的海拔高度是.若过主塔塔顶的主悬钢索(视为抛物线)最低点离桥面(视为直线)的高度为,桥面离水面的高度为.请你计算距离桥两端主塔处垂直钢拉索的长(结果精确到).

25,某通讯器材公司销售一种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型通讯产品.已知每件产品的进价为40元,每年销售该种产品的总开支(不含进价)总计120万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年销售量y(万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问存在着如图6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试写出该公司销售该种产品的年获利z(万元)关于销售单价x(元)的函数关系式(年获利=年销售额一年销售产品总进价一年总开支).当销售单价x为何值时,年获利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   (3)若公司希望该种产品一年的销售获利不低于40万元,借助⑵中函数的图象,请你帮助该公司确定销售单价的范围.在此情况下,要使产品销售量最大,你认为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

26,(2008·东营市) 在△ABC中,∠A=90°,AB=4,AC=3,M是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M点作MN∥BC交AC于点N.以MN为直径作⊙O,并在⊙O内作内接矩形AMPN.令AM=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NP的面积S;

(2)当x为何值时,⊙O与直线BC相切?

(3)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记△MNP与梯形BCNM重合的面积为y,试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D;2,B;3,A;4,D;5,D;6,D;7,D;8,D.提示:当x取x1,x2(x1≠x2)时,函数值相等,列式并分解因式,由x1≠x2,得到x1+x2=0,即得;9,C;10,C.

二、11,y=-x2-4x-9;12,(-2,4);13,-4、0;14,x<-2或x>8;15,y=x2+1;16,答案不惟一,如,y=x2+2x;17,y=3x2+6x+9;18,2.

三、19,函数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2+bx+c=的解;

20,y=2x2-6x+4;

21,(1)由题意,得x2-6x+8=0.则(x-2) (x-4)=0,x1=2,x2=4.所以与x轴交点为(2,0)和(4,0),当x=0时,y=8.所以抛物线与y轴交点为(0,8),(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1),(3)如图1所示.①由图象知,x2-6x+8=0的解为x1=2,x2=4.②当x<2或x>4时,函数值大于0;③当2<x<4时,函数值小于0;

22,(1)(4,-8),x=4,(2)y=2x2-16x+24,(3)x>4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4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3,(1)证明:因为对于方程x2-2x-8=0,有x1=2,x2=4,即所以方程x2-2x-8=0有两个实根,抛物线y=x2-2x-8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2)解:因为方程x2-2x-8=0有两个根为x1=2,x2=4,所以AB=| x1-x2|=6.又抛物线顶点P的纵坐标yP==-9,所以SΔABP=×AB×|yP|=27;

24,如图2,以桥面上位于主悬钢索最低点的正下方一点坐标原点,以桥面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5),B(-450, 94.5),C(450,94.5).由题意,设抛物线为:y=ax2+0.5. 将C(450,94.5)代入求得:或.所以.当x=350时,y=57.4;当x=400时,y=74.8.所以,离桥两端主塔处竖直钢拉索的长都约为,离桥两端主塔处竖直钢拉索的长都约为.

25,(1)由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设y=kx+b,此时的图象过点(60,5),(80,4),于是,有解得所以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y=-x+8.(2)z=yx-40y-120=(-x+8)(x-40)=-x2+10x-440,所以当x=100元时,最大年获得为60万元.(3)依题意可画出(2)中的图象,如图3,令z=40,得40=-x2+10x-440,整理,得x2-200x+9600=0,解得x1=80,x2=120. 由图象可知,要使年获利不低于40万元,销售单价应在80元到120元之间.又因为销售单价越低,销售量越大,所以要使销售量最大,又要使年获利不低于40万元,销售单价应定为80元.

26,解:(1)∵MN∥BC,∴∠AMN=∠B,∠ANM=∠C.

∴ △AMN ∽ △ABC.

∴ ,即.

∴ AN=x.

∴ =.(0<<4)

(2)

如图2,设直线BC与⊙O相切于点D,连结AO,OD,则AO =OD =MN.

在Rt△ABC中,BC ==5.

由(1)知 △AMN ∽ △ABC.

∴ ,即.

∴ ,

∴ .

过M点作MQ⊥BC 于Q,则.

在Rt△BMQ与Rt△BCA中,∠B是公共角,

∴ △BMQ∽△BCA.

∴ .

∴ ,.

∴ x=.

∴ 当x=时,⊙O与直线BC相切.

(3)随点M的运动,当P点落在直线BC上时,连结AP,则O点为AP的中点.

∵ MN∥BC,∴ ∠AMN=∠B,∠AOM=∠APC.

∴ △AMO ∽ △ABP.

∴ . AM=MB=2.

故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当0<≤2时,.

∴ 当=2时,

② 当2<<4时,设PM,PN分别交BC于E,F.

∵ 四边形AMPN是矩形,

∴ PN∥AM,PN=AM=x.

又∵ MN∥BC,

∴ 四边形MBFN是平行四边形.

∴ FN=BM=4-x.

∴ .

又△PEF ∽ △ACB.

∴ .

∴ .

=.

当2<<4时,.

∴ 当时,满足2<<4,.

综上所述,当时,值最大,最大值是2.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667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