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一学期 九年级 物理九月份月考试卷
命题人:杨盛怀 审题人:郑小青 考试时长( 80分钟 )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图形是体育运动的瞬间,其中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2.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的冰没有内能
C、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对物 体做了功
4.如图4所示,用F =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功1200J
5.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 )
A、沿着AB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B、沿着AC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C、沿着AD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小;
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s的速度匀速提升.若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成功,在火箭载着“天宫二号”刚刚离开地面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动能逐渐______,势能逐渐______.机械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G=5N的木块,在F=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s内运动了,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为______J,重力G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J,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W.
10.为方便残疾人上下台阶,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专用通道(斜面).沿通道上台阶和直接上台阶比较,可以______(选填“省力”、 “省距离”或“省功”),若将重600N的小车沿长的斜面推上高的平台,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150N,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11.如右图所示,A物重100 N,在力F的作用下。
以 /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拉力F为 N; 拉力在10 s内所做的功为 J .
1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 增加;“烧红的碳放热”的“热”是指 。( 选填“内能”、“热量”、“温度”)
13、搓手能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 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使用电热水器给水加热,这是用 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把质量为,初温是的水加热到,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4、迎丰中学为了保证学生饮水卫生,学校决定为学生供应开水,工人师傅用锅炉将、20 的水烧开(在一标准化大气压下),这些水要吸收 J的热量。而实际烧了的无烟煤,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 J的热量。该锅炉的效率为 。(无烟煤的热值是3.0×107J/kg)
三、作图题(共6分)
15、(1)用滑轮组拉出陷人泥中的汽车.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作出 ①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②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16.(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8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右表)。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 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 。 (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为什么? 。 17.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5分)
(1)松手让重物将小木桩打入沙中,先让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落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木桩进入沙中越深,表明了什么 ,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
(2)接着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物体让它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比较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 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3)归纳可得:物体被举的越 ,质量越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18、(8分)用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请将空缺数据填上;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
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a ;b .
五、计算题(共13分)
19、(6分) 一辆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1)发动机的牵引力F;(2)发动机所做的功W;(3)发动机的功率P。(g取10N/kg)
20. (7分)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800N的货物提
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货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了,
在此过程中求:(1)请你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1分)
(2)拉力所做的功;(3)拉力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9分)
21.(6分)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供以下器材:中间有沟槽的木质轨道(如图甲,其中AB部分倾斜并与平直部分BC平滑连接,沟槽较为光滑)、大小与沟槽相当的玻璃球、铁球各
一只,轻质弹簧、刻度尺各一个.
(1)利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时,可以通
过比较 ,来比较小球动
能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上叫做 .
(2)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应让玻璃球和铁球分别从__________释放.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物理老师曾经告诉同学们“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成正比”.善于动脑的小明利用上述器材, 设计了一个研究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乙)①用某个小球将弹簧压缩并测量出压缩量x;②松手释放小球并在木板上记下小球上冲到达的最高位置;③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上升的高度h.下表数据是小明的实验记录.由表中可知,若压缩量x=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1 ,压缩量x=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2,则h1_______h2(选填“>”“<”或“=”).
(4)若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分析数据后发现弹簧的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___________正比 (选填“成”或“不成”) .
22、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转,它的速度很大,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它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如图7所示。它的轨道上有一点离地球最近,这个点叫近地点;有一点离地球最远,这个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转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转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2)、卫星在近地点动能 ,势能 ;在远地点动能 ,势能 。(选填“最大”、“最小”、“不变”)
23.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
与 有关。
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
9、
10、
11、
12、
13、
1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8分)
15、
四、实验题(共22分16题6分。其它两题各8分)
16、(1)
(2) (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8、(1)
(2)表中(1) 表中(2)
(3)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13分)
19、(6分) 20、(7分)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9分)
21、(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2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