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九年级物理期末错题集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力学、电学、能量转换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等,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涉及的内容包括杠杆原理、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电路故障排查、电表读数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能量转换以及电路相关知识。具体来说,重点考察了杠杆原理、功和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理解、电路故障排查方法、电表的正确使用以及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初中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世界的基础。

1.给力画力臂(方法: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请在下图中画出各杠杆的力及其力臂。后面两个图画出最小的力

2.如图7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G,用与杠杆始终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3.用三种方法来提升同一个重物:a.用不计摩擦的定滑轮将重物提高h ;b.沿光滑斜面将重物提高h;c.用手直接将重物提高h.其中做功大小是:( )

A.a方式做功最少       B.b方式做功最少7.C.c方式做功最少       D.三种方式做功一样多

4、以下估测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B.某同学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3Pa

C.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D.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0.5J

5、某学生用40牛的力将重60牛的铅球抛出5米远,则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人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

A.200焦   B.300焦   C.0焦   D.500焦

6、(05广州市)教学大楼每层楼高为,小明提着一重为50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进入课室,从一楼到课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做的总功为( )

A.0 J B.300 J C.450 J D.500 J

7、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B.拉力大小为100N

C.拉力大小为120N D.拉力做的功为100J

8、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00W B.100W C.50W D.10W

9、"五一"假期,小林和爸爸一起去登红山,小林用了15min登到山顶,爸爸用了20min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林的1.5倍,则小林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

A.9∶8   B.8∶9   C.1∶2   D.2∶1

10、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台机器的( )

A. 做功之比为1∶1,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3∶1

B. 做功之比为1∶1,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1∶1

C. 做功之比为1∶1,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1∶3

D. 做功之比为1∶3,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3∶1

11、甲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它们在相等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相同的距离,试判断推力对物体做功W甲和W乙及功率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为 ( )

A.W甲>W乙,P甲=P乙 B.W甲=W乙,P甲=P乙

C.W甲P乙 D.W甲=W乙,P甲

12、甲、乙两个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70%,乙的机械效率是50%,则( )

A.甲机械做功省力        B.甲机械做功快

C.甲机械做功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下面提出的方法中,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作法是( )

A.多做有用功 B.增加提升的重物质量

C.改变绳的绕法 D.减少提升的时间

14.(05宿迁市)如图(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η甲<η乙 D.η甲 =η乙

15.如图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动能越来越小 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

16.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冷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分别是( )

A.1︰2;1︰1 B.2︰1;1︰.1︰1;1︰2 D.1︰1;2︰1

1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 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8.如右下图所示,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V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R上,其余元件均完好。

(1)请判断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或    。

(2)若想进一步判断故障,小刚拿一只完好的灯泡L′替换L,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灯L′亮,则灯L一定断路

B.若灯L′亮,则灯L一定短路

C.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断路

D.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短路

(3)小红也想进一步判断故障所在,她用的方法是把电压表拆卸下来,并联在灯L两端,通过电压表是否有示数来判断故障,这种方法可以吗?说出道理。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5伏,灯 L 的电阻是50欧,R

是最大值为200欧的滑动变阻器,滑片P可在R上滑动,当滑

片P从左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 )

A.0V—10V B.10V—15V C.0V—15V D.15V—3V

20、某电路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b端移到a

端,电流表的读数是原来的 4 倍,则 ( )

A.R1=4R2 B.R1=3R2.C.R1= 1/4R2 D.R1= 1/3R

21、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22、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1是电压表,2、3是电流表 B.1、2是电压表,3是电流表

C.1、2、3都是电流表 D.1、2、3都是电压表

23、如图,当滑片向左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判断

24、 如图,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V,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2V,那么当S1和S2均断开时,小灯泡L1和L2两端电压分别为 ( )

25.电源电压不变,若将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3V,电压表V2的示数是1.5V,当S1也闭合时,V1、V2的示数分别为 ( )

A.V1是3V, V2是1.5V; B.V1是0V, V2是1.5V;

C.V1是0V, V2是4.5V; D.V1是4.5V,V2是0V。

26、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 )

A.2:1 B.1:.3:1 D.1:3

27、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各元件工作正常。一段时间后,若其中一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

A.另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 B.其中有一盏灯亮度不变

C.灯L2可能断路 D.灯L2可能短路

28、如图3,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 )

A电压表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1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示数不变 D电流表A2示数变小

29、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30.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了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由表一可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由表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31、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的小灯泡的电阻。

(1)图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②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请指出错误数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说明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 _______________烧断(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用原电路测量一段电阻丝Rx的阻值(约10Ω)。他用电阻丝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将其拆除,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小明也完成了实验。请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x的最后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

实验步骤:

表达式:Rx= 。

32、(09武汉)小明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约100Ω),实验室能提供的器材有:学生电源(U = 3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 = 50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甲图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当小明按照甲图连好实物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能够偏转,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太小,但他想了想,觉得不需要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且不用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较准确地求出Rx的阻值。他的做法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读出 ,

则Rx= (用字母表示)。

33.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1)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___个.

(2)实验中应___________拉弹簧测力计。

(3)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___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33、如图10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M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的关系。

(2)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3)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足够长),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为技巧运动中的绷床比赛,把运动员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他从高处落下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在与绷床接触前,运动员的 能向

能转化,在与绷床接触直至脚底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发生不同形式能的转化,即运动员的 能转化为绷床的 能.

35.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原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 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 锤的高度要高一些。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 锤的质量要小一些。

36、物理学中,把 叫做导体,在⑴大地、⑵油、⑶人体、⑷陶瓷、⑸酸、碱、盐的水溶液、⑹干燥的木材、⑺石墨、⑻空气、⑼碳、⑽酒精等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37、一辆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⑴轿车速度为多少km/h? 合多少m/s?

⑵若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多大?

⑶若轿车消耗汽油0.25kg,其发动机的效率多大?(q汽油=4.6×107J/kg)

38、如图所示,电压表的量程是0~3V,电流表的量程是0~,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15Ω,电热丝 R1的阻值是5Ω,电源电压4.5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为了保证两电表均能安全使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10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