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单元测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简单机械、能量转换以及机械效率等概念的理解。题目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以及计算题,内容涵盖了动滑轮、定滑轮、斜面、滑轮组、能量守恒原理、功率、机械效率等多个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考查了简单机械的应用、能量转换原理、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等知识点。

第十五章 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使用动滑轮可以 (填“省”或“费”)力;某同学按图所示的方法使用铁锨,可以省 (填“力”或“距离”);使用动滑轮和铁锨都 (填“能”或“不能”)省功.

2.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动滑轮重10 N,则可匀速提起 N或 N的重物.

3.从能量角度看,拍篮球的时候,球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球的 能减少, 能增加.“水往低处流”是把 能转化为 能.

4.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1.,斜面长度s=,现用力F沿斜面把重为1 800 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 N;若实际拉力F/=l 200 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5.运动员在撑竿跳高时,经历了助跑一起跳一越竿--落下等过程.如图是起跳的情景,此时运动员的 能转化为 能.

6.甲、乙两工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式,将同样重的一袋沙子提到高处,滑轮的重力小于沙子的重力,则工人 用力较小.他们所用滑轮机械效率的关系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和.

7.5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s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在这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8.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所具有的动能 ,具有的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6分)

9.希望中学要安装升旗杆,下列简单机械中适合安装在旗杆顶端的是 ( )

A.杠杆 B.动滑轮 C.斜面 D.定滑轮

10.洒水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路面洒水的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减小 B.保持不变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11.在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12.如图是工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已知滑轮质量相同,若把同一货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定滑轮比动滑轮省力,且机械效率高

B.使用定滑轮比动滑轮费力,但机械效率高

C.使用定滑轮比动滑轮省力,但机械效率低

D.使用定滑轮比动滑轮费力,且机械效率低

13.春游时,在一座山脚下,两位同学决定进行爬山比赛.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山顶.要想判断他们谁的功率大,还需知道的物理量是 ( )

A.山的高度 B.两人的质量

C.爬山的时间 D.两人的身高

14.有轨电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时,它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 ( )

A.机械能 B.光能 C.化学能 D.内能

15.2003年10月15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备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16.一个人用同样大小、沿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次做功一样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17.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18.在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推开弹簧门的过程

B.用力拉长弹弓橡皮条的过程

C.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的过程

D.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

19.某同学把一桶水匀速地从一楼提到三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的动能不变 B.水的势能不变

C.水的动能和势能都不变 D.水的机械能不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器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B.抽水机的功率越大,抽的水越多

C.机器的功率越大,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21.一个小孩从滑梯上加速滑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可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可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一定不变

22.下列关于滚摆在运动过程中每次上升高度都逐渐降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滚摆运动到最高处时,动能为0

B.滚摆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绝大部分转化成动能

C.滚摆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

D.滚摆运动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不变

23.质量为0.的钩码,从实验台上落到地面,重力做的功最接近的值是 ( )

A.0.5 J B.10 J C.5 J D.50 J

24.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匀速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 )

A.两车牵引力之比为1:1 B.两车牵引力之比为2:1

C.两车做功之比为1:2 D.两车做功之比为1:1

25.山间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这样可以使上山的汽车 ( )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所需的牵引力 D.减小所需做的功

26.在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50 N,当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30 N时,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A.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0%

B.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55.6%

C.该装置中动滑轮重为5 N

D.该装置中动滑轮重为10 N

三、实验与探究题:(27题6分,28题6分.29题6分,共18分)

27.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最少个数分别为 、 。

(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

(3)两次实验所测机械效率 同(填“不”或“相”),其原因是 。

28. (探究性实验)我们知道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但能不能省功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将重3 N的钩码举高 0.,可以用手直接将重3 N的钩码举高0.,也可以用杠杆或动滑轮将重3 N的钩码举高 O.,如图甲、乙所示。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钩码重G、钩码提升的高度^、手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已填人下表:

由实验可知:

(1)人们使用机械时,不可能达到的目的是( )

A.省力 B.省功 C.省距离 D.省时间

(2)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为什么人们还使用机械呢?写

出几条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 、 。

29.(探究性实验)小华学过“机械效率”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机械效率越高是否越省力?”针对这个问题,小华借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利用家中“案板”和茶杯做了以下实验:

A.把杯子放在塑料袋中,在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杯子和水的重力G;

B.用“案板”作斜面,如图所示,把一只水杯通过细绳与测力计连接,拉动弹簧测力计,把盛水的杯子匀速拉上斜面;

C.分别测出拉力F、杯子移动的距离s和升高的高度h;

D.改变斜面的高度,做四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计算并将数据填入表中四个空格。

(2)小华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计算题:(30题4分,31题4分)

30.用滑轮组匀速提升1200N的货物,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400N,在6s内绳

子末端移动的距离为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货物上升速度。

(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2400N的货物,使物体仍以原来的速度上升,则拉力做功的

功率为多大?

31.一质量为4 t的汽车陷入沼泽地,并且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如图所示,在电动机

带动下用滑轮组把汽车拉出.设在整个拉动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速度为0./s,所受的阻力为2.4×104 N,移动的距离为;电动机的电源电压为380 v,电流为,电动机提供的拉力F为104 N.

(1)求滑轮组对汽车所做的有用功.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求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16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