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寿光世纪学校2016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九年级物理测试题涵盖了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包括力学、光学、热学、声学和电学等内容。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侧重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非选择题则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计算来展示对物理原理的掌握。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多个核心知识点,包括力和运动、光的性质、液体压强、密度测量和计算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综合考察,旨在评估学生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九年级物理测试题

友情提示: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卷

一、选择题(1-10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1-17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把答案写在下列的表格里。

1.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课桌高 B.人步行的速度是/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D.手托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照相机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光心的距离v与物体到光心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到处的过程,像逐渐变小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当u=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5. “第53届世乒赛”在苏州落下帷幕,马龙首夺世乒赛男单桂冠,图为马龙比赛的画面。以下有关乒乓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之所以能被快速“抽杀”是因为在飞行时没有惯性

B.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

C.通过球桌上方的摄像头看到乒乓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转弯,说明左侧的空气相对球的流速较慢

D.乒乓球斜向上运动过程中,如果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它将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

6. 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甲所示;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香蕉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两图表示的都是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两图表示的都是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7.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8.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C.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D.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9.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把此装置从泰山山脚移至山顶,则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则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D.若把水银换用水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撑的水柱高度会更小

10、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注满酒精,乙中注满水.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则(  )

A.F1>F2 B.F1=F.F1<F2 D.无法判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向碗边一磕就破了,说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

12.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6所示,其中0-1s内和3s-4s内的图象为直线,1s-3s内的图象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 B.1s-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

C.3s-4s内物体的速度为零 D.3s-4s内水平拉力一定为零

13.在图12所示的四个情境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小阳和小红一起拉小车向前运动,撤去拉力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

B.以小红或小阳乘坐的竹排为参照物,两岸青山在运动 

C.小阳和小红提水桶用的两个力作用效果与一个人提此水桶用的力效果相当

D.小阳和小红一起拉弹簧,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4.关于力和运动、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一定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B.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个静止的物体一定只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该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5.如图5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N1与N2大小相等 B.G1、G2之和与N2大小相等

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 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当两列高铁相对驶过时,它们必须减速,否则车窗玻璃将会损坏,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现象,那么(  )

A.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内 B.车内压强低于车外压强

C.车内压强高于车外压强 D.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外

17.如图9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

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

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分别均为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探究题:(共36分,14题12分;15题10分;16题8分;17题6分)

18.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用焦距为的凸透镜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

(2)小明按图乙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如图丙,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移动距离s′ 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为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明应透过凸透镜向 观察(选填“左”或“右”);

(6)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19.小宇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木块应选择下列选项中的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1所示.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2所示.

用方案一时,应该拉动木块作 运动.由 的原理可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②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若小宇用方案一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他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20.小明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③   ;

④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请补充步骤③的内容.

(2)为了记录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将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项目补充完整.

(3)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②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③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两位同学所测的密度中 (选填“ρ”或“ρ′”)更为准确,造成密度测量不准确的原因是  .

21.图16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六种情况,除②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

其他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 __有关;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__ _____ 有关;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还可以得出结论: _液体在 深度的各处 相等.

三、计算题(本题共16分,18题8分,19题8分)

22.如图所示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3,纯金的质量约为.(已知:ρ玉=/cm3,ρ金=/cm3,ρ银=/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圆台形玻璃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底面面积为2,内装的水,水面高为。现向杯中投入一质量为的木块,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时,水面上升了,如图所示(水未溢出,g=10N/kg,不计容器质量)

(1)放入木块前,杯底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2)放入木块后,水对杯底的压力是多少

物理参考答案

1-5 AACAD 6-10 DCABC

11-17 BC、ABC、BCD、BD、BD、CD、AB

18、(1) 光屏的高度 ;

(2) 蜡烛和光屏间距离太小 ;

(3) 左  大于 

(4) 上 

(5) 左 

(6) 反射 

19、(1) B 

(2) ①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 ②  方案二 

(3) 分别将同一长方体木块平放、侧放、立放,并拉动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比较拉力大小 .

20、(1) 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盐水的体积V

(3) ρ=  .

(4) ρ  、  另一同学在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全部倒入,致使测量的体积偏小 .

21. (1)密度 (2) 深度 (3)同种,同一,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22、答:(1)需要玉石;(2)还需纯银.

(1)金牌需要玉石的质量:m玉=ρ玉V玉=/cm3×3=;

(2)金牌中纯金的体积:V金==3

金牌中纯银的体积:V银=V﹣V金﹣V玉=3﹣3﹣3=3

金牌中纯银的质量:m银=ρ银V银=/cm3×3=;

23、(1)750pa (2)8N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23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