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三物理单元测试卷
填空:
1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是__ __kg/m3.光每秒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______(填“大”或“小”).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 _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__ __定律.
3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__ __的物理量,速度的单位“m/s”应读作__ __.
4在实验室中,测量液体或固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____.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传到我们的耳中.
5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可以用光的__ __传播来解释.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某个同学,是由于光在这个同学身上发生了____反射的缘故.
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____;压力越大,摩擦力越_ ___.
7图甲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_ __;图乙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_ __.
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相当于一个__ _透镜.
9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___;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______帕.
10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相等,______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互相干衡.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 __m/s.在银河系中,最邻近太阳的恒星是半人马α星(又叫做“比邻星”),从半人马α星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4.2年,则半人马α星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光年.
12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 (填“快”或“慢”)的缘故。
13在某平静的湖面上空有一监测空气质量状况的气球(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置于距湖面高处的仪器,测得气球的仰角为30°,测得气体在水中虚象的俯角为60°,则气球距湖面的高度为______m.
14如图所示,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去,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
15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______的缘故;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石子受到______的缘故.
16某火箭的质量是2.5×,它在地面附近的重力等于______N.1999年6月,我国首架实用飞翼船在太湖投入运营,它的速度达/h,合________m/s.
17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声音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相对于坐在向南行驶的汽车中的人来说,路旁的树木向_____运动;以_____为参照物时,汽车中的人是静止的。
19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20小明身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_____m,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等于_____m。
21“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 的。
22游船上的人观看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鱼的实际位置 (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23如图所示,小华乘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上楼,相对于_______,她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她是静止的.
24如图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留园·曲溪楼的景色。图中的亭台楼阁在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选择:
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记录数据时 [ ]
A.可只记录数值,不需要记录单位
B.可只记录单位,不需要记录数值
C.只要记录准确值,并注明测量单位
D.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
2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D.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3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 ]
A.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传播方向不变 D.传播速度增大
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跳离跳板后,在空中仍能向上运动,是因为他 [ ]
A.受到一个向上的冲力的缘故
B.自身具有惯性的缘故
C.所受的合力大于重力的缘故
D.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缘故
5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 ]
A减小摩擦 (B)减小压强 (C)增大摩擦 (D)增大压力
6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没有惯性
7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8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需步行10min,则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于[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值最接近于?[ ]
A.102Pa B.104Pa C.106Pa D.108Pa
10图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11某同学观察到一物体由西向东沿直线运动,先后经过水平方向上的M、N两点,则该物体在从M到N运动过程 [ ]
A.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一定等于水平向西的力
B.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一定大于水平向西的力
C.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一定不小于水平向西的力
D.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小于水平向西的力
1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是 [ ]
A.虚像 B.实像 C.放大的像 D.缩小的像
13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鞋底和轮胎制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刹车时,列车皮紧压在钢圈上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14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 ]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15使用托盘天平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加减法码时,可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16用照相机拍摄景物,要使底片上成清晰缩小像,物距u和焦距f满足的关系是 [ ]
A.u<f B.u=f C.f<u< D.u>
17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
A.2um B. C.cm D.2dm
18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 ]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19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大,砂石的比热小
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2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21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22下列各图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 ]
23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 B.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C.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 D.用螺钉固定机械零件时,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
24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位于放大镜的 [ ]
A.焦点以内 B.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两倍焦距以外 D.两倍焦距处
25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26.小明和小强背着背带宽度不同的书包上学。对这两只书包,从物理学角度看 [ ]
A.背带窄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强
B.背带宽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强
C.背带宽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力
D.背带窄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力
27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28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液面的高度相同,其中烧杯底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A.盛盐水的烧杯 B.盛水的烧杯 C.盛酒精的烧杯 D.三者一样大
29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30自今年5月1日起,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正式实施.我们知道,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各项交通规则中,不是为了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是
A.转弯时,机动车应减速慢行 B.车辆快速行驶时前后要保持车距
C.车辆要靠道路的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
31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三、实验与作图:
1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在图中画出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反射角(在反射角内标上β).
2如图所示,铁块A重8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它所受到的重力.
3如图所示,AO为人射光线.0为入射点,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入射角(在入射角内标上α).
4小明新居的客厅有一扇窗,看上去窗的高度h似乎比宽度a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试设计一个比较h与a长短的方法(简述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
5已知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图示物体上的A点,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MN为空气和水的界面,AO为入射光线,O为入射点.在图上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入射角(在入射角处标上α).
7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秤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0N,则该物体的重 [ ]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大于5.0N
C.一定小于5.0N D.一定不小于5.0N
8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t和p的数据: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
可推知上述气体的压强p与温度t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与“步骤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与“步骤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与否?答[ ]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答:(步骤4) 。
(4)在“步骤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 ]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大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初中物理在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过这种方法?(参照例1,另举两例)
例1. 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
例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11有以下5种物品:橡皮,纯净水,钢直尺,水银,塑料三角板。试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另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12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种操作不是必要的 [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1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
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15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其次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然后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这时,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几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 [ ]
A.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左移适当距离
B.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
C.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适当距离
D.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右移适当距离
计算:
1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实心正立方体蜡块放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后,处于漂浮状态.则
(1)蜡块的密度ρ蜡=__ __;
(2)蜡块受到的浮力F浮=__ __。
2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重125.6N.若吸盘能将该平扳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______Pa.
应用与设计:
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象,则可能有哪几种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纳米技术是以0.1至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尤其是对“超级纤维”——碳纳米管的研制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已知我国已研制成的碳纳米管的强度(可理解为“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钢的100倍.而碳纳米管的密度仅为钢的1/6.假设有两根足够长的细绳,一根由上述碳纳米管制成一限由钢制成.将它们分别在地面附近竖直悬挂起来.设它们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断裂时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纳米与L钢,则L纳米/L钢=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估测这卷裸铜线的总长度,小明想出了一种方法(见下面的方法一).现请你另外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不拉开这卷铜线但可以截取一段铜线的情况下,估测这卷铜线的总长度.(所用器材不限)
4自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 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车次前都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______h______min,它的平均速度=_______km/h.
5我们知道,许多物理实验要求在水平面上进行.请你应用不同的物理知识,设计两个简易实验,判断某狭长的直轨道是否水平,并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