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2、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
A.0.02J B.0.2J C.2J D.20J
3.四位同学在英雄山进行登山比赛,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最后小强胜出.则小强一定是( )
A.速度最大 B.体重最大 C.做功最多 D.做功最快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K]
A.甲球在空中下落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乙球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抛出时甲、乙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D.抛出时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
5.如图所示,男孩脚踩滑板车从高处滑下,在下滑的过程中(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6.如图9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
A.在 b、d 两点动能相等
B.在 a、d 两点动能相等
C.从 b 到 c 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从 c 到 d 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
B.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和L2的总电流
C.取下灯L1后L2仍然会亮,电流表有读数
D.取下灯L2后L1也不亮,电流表无读数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已知电源电压为6V,L1两端的电压为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2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V
C.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9、由欧姆定律可得出R=U/I,由此可知(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0、在图中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突然变亮,两表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 .灯L短路 B .灯L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阻R短路
11、某型号天燃气泄漏检测仪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R与天然气浓度β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用此仪器检测天然气是否泄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2.如上图所示,灯泡 L1 比 L2 亮,电压表 V2 示数为 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 示数为 6V B.V1 示数大于 6V
C.V2示数小于 6V D.V 2示数大于 6V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 J,水平拉力做功 J.
14.一颗子弹在枪膛中所受平均推力约为500N,枪管长,子弹从被击发到离开枪口用时0.1s则推力做功为 J,做功的功率为 W。[来源:学#科#网Z#X#X#K]
15.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下落过程中,皮球的速度 ,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皮球重力势能 ,动能 .皮球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如图是一款消防应急照明灯,它直接插在家庭电路的插座中.当外部
电路有电时应急灯不亮,停电时应急灯正常发光,给它的电池充电时,
将电能转化为 能.小朱同学将应急灯中的一个灯泡取下,
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说明应急灯两个灯泡是 联的(填“串”
或“并”).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L1、L2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 ;
要使L1、L2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 ;若同时闭合开关S1、
S2、S3,则会发生 现象;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断开
开关S3,则灯 会发光.
18.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甲所
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
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
为_________A,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_______A.
19.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某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OΩ lA”字样,当它连入电路的阻值为25Ω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A.
20.把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
21.如图9所示电路中,R1∶R2=1∶2,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22.如图4所示为分别测量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后得到的I-U关系图线。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L的阻值逐渐变 ,R的阻值为 Ω。
三、简答题(52分 第23题6分 ,第24题6分,第25题9分,第26题4分,第27题6分,第28题8分,第29题5分,第30题8分)
2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6分)
(1)如图所示杠杆OBA处于平衡状态,请分别画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②闭合电键S,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
(3)按照题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4.(6分)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000 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的楼上,用时40 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 N.求在此过程中:
(1)有用功;(2)拉力F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9分)如图所示,小灯泡上标有“4.8V 0.3A”字样,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1A”,电源电压为9V.(设灯丝电阻不变)
求(1)当滑动变阻器滑到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灯泡能正常发光?
(3)当灯泡正常发光30min,灯泡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26(4分).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和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探究的是 (填“A”或“B”)物体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
27(4分).如图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E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D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另两根导线辨别开.
28(10分).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新*课*标*第*一*网
⑴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
⑵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坏了 B. 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⑷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A。
⑸实验结果是: 。
(6)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由5Ω换成10Ω,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户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7)上表是他的实验记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将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在
伏。
29(5分)、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2)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0、(6分)(【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进行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进行实验与分析论证】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
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
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50 Ω 1 A),导线若干。
(1)小琪按右图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发现电流表有示数 ,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 。小琪操作中的错误是 。
(2)小琪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3)小宇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宇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4)小影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影与小宇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知识拓展】
(1)小琪实验时选择的是 Ω电阻。
(2)小宇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