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一中九年级物理课时训练:17.3电阻的测量1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电阻测量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原理、电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面。题目涵盖了基础知识的应用、电路连接的实际操作以及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电阻测量的原理及方法,包括伏安法的应用;电路连接时应注意的安全措施;电表量程的选择原则;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技巧。

17.3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原理。

2.实验中电表的量程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原理是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阻值最 的一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 过大,以致烧坏有关元件.接通电源后,先通过滑动变阻器把小灯泡两端电压调到 .测量时,从设备的安全考虑,应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 电压,(填“升高”或“降低”)从而获得几组数据.

2.现要测定标有“3.8 V ,0.”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给你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4.5 V和12 V的电源各一套(电源电压恒定),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标有“5 Ω,”和“10 Ω,”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量程为0.和的电流表各一只.量程为3 V和15 V的电压表各一只.要求测量时电表的示数必须超过所用量程的一半.(1)应选用 V的电源;(2)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A;(3)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V;(4)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选择 .

3.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 )

A.Ra>Rb B.Ra=Rb C.Ra<Rb   D.无法确定

1.小宇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

根据图3的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这是为了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 ,这是为了 ;

(3)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电流表处有开路 B.电压表与灯泡相连接的导线接触不良

C.导线接触不良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

(4)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空格处.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5)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 ,进一步分析表明: 。

1.小明所在的班级共有30位同学,常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班级重大事宜,小明想设计一个表决统计器,来快速地获知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人数。为此,小明准备了下列器材:电源(电压为2V且恒定)、开关(足够多)、电流表(表盘如图)、阻值100Ω的定值电阻(足够多)、导线若干

(1)画出表决器的电路原理图(可用“……”省去部分重复的电路);

(2)通过计算改画图5中电流表的表盘刻度,使它能直接显示人数;

(3)写出表决器的使用方法

2.小明和小亮利用图6所示的电路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1)根据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可知,电表甲应是 表.

(2)实验中他们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了两电表的示数(如图7).计算出被测电阻R= Ω.

(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原因是 。

(4)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 。

参考答案

基础运用新*课*标*第*一*网]

1R=U/I 、断开、大、电流、额定电压、升高 ;

、15、0.6、10Ω、1A 3.C

能力拓展

1.(1)略;(2)断开、避免接线错误损坏电路元件、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3)B;(4)9.6Ω;(5)变大、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探究创新

1. (1)(2) 如下图所示;

(3)使用方法:使用0~量程,投赞成票的同学闭合开关(反对、弃权者都不动作),读出电流表上的人数,即为赞成人数。

2.(1)电压;(2)10;(3)单独一次测量的结果误差可能较大;(4)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60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