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镇江新区第一次调研九年级物理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九年级学生对于物理中力学部分的理解,包括杠杆原理、机械效率、功率、动能与势能转化等知识点。题目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解答题和探究题,旨在全面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涵盖了杠杆原理的应用、机械效率的理解、功率计算、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关键物理概念。

九年级物理阶段性质量调研(2011.10)

命题人:张明顺 审核人:孙伟军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情境中。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甲机器的功率比乙机器的功率大,这表示(   )

A. 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 乙做的功比甲做的功多;

C. 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甲做的功比乙多; D. 做同样多的功,甲用时间比乙长。

3、若将一根木头的一端抬起,另一端搁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木块竖直时除外),所用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向上,则力F的大小…………………………………(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不变 D、先变大再变小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A端下降

C.杠杆B端下降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如图物体的重分别为Gl和G2,那么Gl和G2的关系是( )

A.Gl=G2 B.Gl=2

C.Gl=G2/2 D.无法判斩

6、两人进行爬杆比赛,已知两人体重G甲:G乙=5:6,甲用了9s爬到顶,乙用了10s爬到顶,则甲、乙两人爬杆时功率之比是( )

A.4:3 B.3:.27:25 D. 25:27

7、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AB、AC(AB>A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点A ,施加的力分别为F1和F2 ,拉力做功为W1和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则( )

  8、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动能和势能的搭配错误的是 ( )

A.动能 拉弯的弓 B.机械能 空中飞行的小鸟

重力势能 正在行驶的汽车 动能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弹性势能 树上的苹果 重力势能 运动的水流

C.机械能 桌上的课本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正在下落的雨滴

重力势能 秋千的来回摆动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碰地面瞬间的篮球

弹性势能 手表里拧紧的发条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骑车沿斜坡下行的人

10、 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水平移动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段距离,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11、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O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上10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20N B.5N C .10N   D. 无法确定。

12、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13、 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30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 500,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A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省力”或“省距离”)。(不计轮重及摩擦)

22、举重运动员把2000N的杠铃在2s内举高1.后又在空中保持 4S,则该运动员前2s的功率是__________W,后4S的功率是_________W.

223、凌晨,随着指挥员“点火”一声令下,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神州五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如图,在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神州五号”飞船的动能 ,重

力势能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24、如图所示滑轮组,物M重50N,在力F作用下以/s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此时弹簧秤上示数是12N,则物体运动时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8s内拉力F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J,功率是__________W.(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因素)

25、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6、画出使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三、解答与探究(第27小题4分,第28小题11分、第29小题8分,第30小题6分,31小题7分,32小题9分,共45分)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

27、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4分)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28、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中,

(1)所需的器材除了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_。

(2)杠杆两端的螺母的作用是 。

(3)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左端钩码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是某同学实验的过程记录,请把表格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6)若某次操作出现如右图所示情况,发现F1×OB与F2×OA两者并不相等,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OB F2×OA。(填“>”、“<”)

29、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M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3)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

30、(6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轿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桑塔纳2000轿车的质量是1.6t,当它以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0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g取10N/kg):

(1)轿车重力做的功;

(2)发动机的牵引力;

(3)发动机的功率。

31.(7分)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000 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的楼上,用时40 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 N。求在此过程中:

(1)有用功;

(2)拉力F的功和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2、(9分)张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图中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子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货物重G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且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的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每个滑轮的重是多少?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九年级物理阶段性质量调研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与作图(16—24每空1分,第25、26小题每题2分,共25分)

16、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8、 、 19、 、

20、 J、

21、___________ m、 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___

22、 __________ W、 _____________ W、 2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 J、 _____________ W

25、 26、

三、解答与探究(第27小题4分,第28小题11分、第29小题8分,第30小题6分,31小题7分,32小题9分,共45分)

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 (1)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 . (5)动力_________N, 阻力________N, 阻力臂____________m.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9、(1)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64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