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2008-2009学年九年级期末考试(定稿)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选择题部分包括12道单选题,涉及物理量单位、压强、运动状态、能量转换、机械效率等知识点;非选择题部分包括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问答题和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力、运动、能量转换、浮力、杠杆原理、滑轮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本卷中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字母,物理单位用正体字母(试卷中答案只供较对用,不必打印)

2008-2009年花都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物 理 试 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小题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用2B铅笔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涂上横线。

1、下列说法正确(或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学校微机室内的电脑显示器长度约为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s

C.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 D.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

2、下列例子中属于减少压强的是( )

A.在铁道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

C.溜冰鞋鞋底装上冰刀 D.剪刀、斧头等用具的刀刃都要磨得很薄

3、如图1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向前倾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 B、突然开动  C、匀速行驶 D、突然刹车 

4、如图2所示,关于生活中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足球被福娃踢出后,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

B.小张用吸管喝饮料,饮料盒内的饮料不受到力的作用

C.运动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5、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3所示的图像.根据这个图线,可得到水的温度从降到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涨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D、水在C时密度最大

6、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OA

A.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一定是省力的

B.在C点用力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C.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向下方向最省力

D.在D点悬挂一个与G完全相同的物体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7、你们小时候都玩过秋千吧,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孩在A点具有最大动能

B.小孩在B点势能最小

C.小孩从B荡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D.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他将一直荡下去

8、伍华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军同学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军同学的(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9、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使同一个木箱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运动相等的距离,则

A.在粗糙的地面上,人做的功多 B.在光滑的地面上,人做的功多

C.两种情况下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中时(ρ酒精=0./cm3),从杯中溢出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一定是 B.可能是 C.一定是 D.可能是

11、如图6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FC

D.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12、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图7甲所示),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问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如图7乙所示)正确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小明说“昨夜,一场大风把我家小院里的水井吹到篱笆墙的外面去了”.说这句话时,小明是以 为参照物的;我们一般人绝对不会相信水井会被大风刮到篱笆墙的外面去,因为我们通常以 为参照物.

14、如图8所示,是北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 (费力/省力/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 。

15、“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当飞船返回接近地面时,4台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火,向地面喷出强大的气流,使飞船以1~/s的速度实现软着陆(如图9所示)。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 ;

(2) 。

16、用如图10所示滑轮匀速提起重物,不计滑轮自重、绳的自重和摩擦,若甲乙两图中物重G均为200N,则甲乙两图中的拉力F甲为_______N,F乙为_______N。若重物均被提起,那么甲乙两图中人所做的功分别为_______ J和_______ J。

三、作图题(共9分)

17、如图11所示,重量为20N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

18、如图12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2的力臂和动力F1.

19、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在图13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图11) (图12)

(图13)

四、计算题(共15分)

20、(6分)一辆汽车从湛江市区出发,沿湛渝(重庆)高速公路前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A地,小明同学看到高速公路边有“距南宁”的提示牌,此时小明发现车内的时间是10:15;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B地,小明又看到一个如图14告示牌“距南宁”,这时车内的时间显示是10:45。

(1)汽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这辆汽车的行车速度约为多少?

(3)汽车超速了吗?如果超速简述危害。

21、(9分)平底茶壶的质量是,底面积是m2,内盛的开水,开水距离壶底高度m,如图15示,整个茶壶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五、问答题(6分)

22、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如图16展示的是运动健将比赛时的三个场景。请你参照示例再提出两个与此不同的力学问题并解答。

示例:问题:篮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人对它施加的力的大小是多大?

解答:为 0 N。

问题1: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3、(6分,每小题2分)写出下列仪器所测量的数据

⑴ 如图17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 N。

⑵ 如图18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 cm。

⑶ 图19所示,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 s。

.

24、(6分)下表是小方和小王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2分)

(2)下图是按小方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4分)

25、(6分)在做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小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改变斜面的坡度,仍使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小球的动能变不变呢?”

“当然不变了,”同桌小明立刻回答说,“因为高度并没有变。”

“可毕竟斜面的坡度变了呀?斜面的坡度对动能有没有影响呢?”小红说.

“做一做实验不就知道了吗?”

于是他们准备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他们还为这个探究活动设计了一个探究报告,以下就是这个探究报告的框架。在报告中有的地方没有填写,请你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完善.

探究课题:同一钢球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从相同高度的位置滚下,到达斜面低端的动能是否相同?

猜想:尽管斜面的坡度不同,只要钢球从相同高度的位置开始滚下,到达斜面低端的动能是相同的.

实验器材:钢球,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木块

(1)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

(2)除图中装置外,还应使用的器材有: ;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如果实验结论与猜想一致,则在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64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