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我怀念着绿色,如同hé( )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xiá( )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2)它虽然曾经使我们zhuì( )zhuì( )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xīn( )香。
(3)黄昏夕照,勾勒出圆明园残损的门柱和颓( )垣断壁,衰( )草连天。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名锲而不舍的攀登者终于到达了山顶。
B.那小孩战战兢兢地走着,唯恐摔倒。
C.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D.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B.“我到底要行去何处?哪里是我的终点?不重要了,”徐霞客对自己说,“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间。”
C.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D.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在于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D.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5.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5分)
(1)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2)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为了比喻不可抵抗的潮流或无法抗拒的决心,我们可以引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诗句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分)
(1)《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绘成“奸绝”,诸葛亮被描绘成“智绝”,关羽被描绘成“________”,他最主要的一个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跃马挥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自然环境顽强斗争;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之后,克服困难从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他的那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座右铭。他叫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杭州中考)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9分)
(1)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3分)
[来源:学&科&网Z&X&X&K]
(2)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小胡说:“运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注意语言得体。(3分)
(3)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同学一:我爱踢球,如穿针引线般的传球,让我享受到默契配合的快乐。
同学二:我爱跑步,用汗水征服跑道,用毅力战胜自我,用脚步丈量人生。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人,又少了一个(15分)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棉袄和一条褪了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A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空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了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①她掠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一直想哭!”②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B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见门内铛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地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8.结合文意分析,标题“人,又少了一个”中“人”是指怎样的人?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9.文中画线句①和②都写到了那女人的泪,各自表现了女人怎样的心理?(3分)
10.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结合加点部分,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
(2)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
11.选文主要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4分)
(二)读书(12分)
老舍
①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②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话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③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④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⑤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⑥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像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⑦第五,哼,算了吧。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关于怎样读书,作者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4分)
14.作者为什么说“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3分)
15.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与作用。(3分)
(三)捕蛇者说(13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赋其二( )
(2)几死者数矣( )
(3)更若役(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19.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三、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相信你的才思,抒写你的真性情,生花的妙笔就在你手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1)涸 暇 (2)惴 惴 馨 (3)tuí shuāi [来源:学|科|网Z|X|X|K]
2.C(解析:“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B(解析:A项第三个逗号应改为分号;C项去掉顿号;D项是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4.B(解析:A项前半句的“是否”与后半句的“主要在于”搭配不当;C项缺主语,可删掉“使”;D项“所有”和“唯一”前后矛盾。)
5.(1)大漠孤烟直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见贤思齐焉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1)义绝 忠肝义胆(义重如山、信义为重、重情重义、恩怨分明)
(2)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1)课余活动以运动为主的人很少,半数以上学生运动时间不足20分钟或不运动。
(2)示例:小胡,学习是重要的,但是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3)示例:我爱运动,运动点缀人生,运动推动历史,运动释放热情,运动链接友谊。
8.指“凭一双手吃饭的人”。
9.第①句表现了女人痛苦无奈的心理;第②句表现了那女人感激的心理。
10.(1)“轻轻推开”“缩缩瑟瑟地探进头”这两个动作,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女人最初乞讨时畏缩的动作,表现了她羞怯的心理。
(2)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女人苍老、猥琐的形象,表现了她的厚颜无耻。
11.对比。将女人三年前自食其力但偶尔乞讨与三年后终日乞讨进行对比,展现了她巨大的变化,刻画了她自甘堕落、懒惰油滑的性格特点。
12.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13.①读的内容(读什么);②读的方法(怎么读);③读书心得;④对书的态度。
14.一批评就糟,不想惹气,不愿批评;没工夫去细细分析,不能批评;由于个人喜好,批评高明不了,不便批评。
15.读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全跟着“我”学。照应开头,再一次强调“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16.B
17.(1)每年 (2)几乎 (3)更换 (4)冒着
18.(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19.蒋氏的两次“戚”:第一次: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两次“悲”:第一次: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20.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