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东台市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默写能力、阅读理解和综合能力。题目类型多样,包括古诗文默写、词语注音及字形辨析、成语运用、病句修改、句子排序、名著阅读以及综合性学习等。通过这些题目,全面考查学生对语文基本功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涵盖了古诗文默写、成语使用、词语注音与字形辨析、阅读理解、病句修改、句子排序、名著阅读以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⑵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⑶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⑷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⑸法不阿贵, 。(《韩非子.有度》)

⑹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

⑺《与朱元思书》中侧面描写水清澈的语句 , 。

⑻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表现人民生活恬适、和乐的句子: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五一”小长假期间,地处黄海之滨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装点一新,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清yōu的林海深处,到处充满着欢快的笑声。文艺嘉年华精采纷呈,融huì着东台底蕴和海滨风情的文艺表演搏得阵阵掌声。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给游客们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流连忘返。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⑵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者重访地震重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B、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负众望。

C、今年五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D、这次教育局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人文环境给此次来杭的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初印象”。

B、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C、杭州市政协的委员们,牢记并践行市政协提出的“成为杭州办好G20峰会各项工作的参与者、助推者和示范者”,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为峰会圆满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6、名著阅读。(5分)

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A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A 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⑴选段中A是 (人名),其绰号是 ,他的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隐忍,老舍在 这一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也具有此特点,为了实现拉车的梦想,可以忍受烈日、暴雨和一切人间苦难。(3分)

⑵A经历了这次惊魂后,后来是怎样上的梁山?(2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台南中学全体学生收看了《开学第一课》。观看后,台南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以“学长征精神,做文明少年”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以下三则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将台堡参观长征会师纪念馆时表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材料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定名为“先辈的旗帜”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

材料三:《开学第一课》选了四节课。分别是: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最后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

⑴读了以上几则材料,你认为红军长征精神是指什么精神?(3分)

⑵为弘扬长征精神,班级准备开展以“学长征精神,做文明少年”为主题的晚会,由你担任主持人,根据所给的节目,请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4分)

节目一:诗朗诵《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  《走进新时代》

串连词:

⑶请你以“学长征精神,做文明少年”为主题,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5分)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

②客:在外漂泊。

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8、⑴诗人以一个“ ”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体现。(2分)

⑵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节选))

【乙】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①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②水患,逋赋③数十万,敲扑死者④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⑤以进言,遂自经⑥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青文胜列传》卷一百四十

【注】①仕:做官。 ②罹:遭遇。③逋赋:拖欠赋税。④敲扑死者: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⑤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所悬之鼓。 ⑥自经:自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汪然出涕曰( ) (2)曩与吾祖居者( )

(3)岁罹水患( ) (4)悯其为民杀身( )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君将哀而生之乎。 而乡邻之生日蹙

C.名其祠曰“惠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D.妻子贫不能归。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

12.简答下面各题。(7分) 

(1)【甲】文中蒋氏在哭诉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组对比来说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2分)

(2)【乙】文中体现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句子是什么?(1分)

(3)面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甲】文中柳宗元和【乙】文中的青文胜“为民请命”时分别采取怎样的方式?(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 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来源:Z,xx,k.Com]

③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验生活,经验人生。个人之经验,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由于如此,人匆匆一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也就一片苍白,乃至空洞;人对活着的享受,也就微乎其微,生命看似蓬勃,但实际上只是虚晃一世。鉴于如此之悲剧,人发明了文字,进而用文字写书。书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可怜的生活圈栏,而进入—个无边疆域。明明就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情趣……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一日又一日地发现,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

⑤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体育、舞台、服装模特的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13.本文主要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阅读4、5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4分)

15.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来源:学|科|网Z|X|X|K]

16.针对目前班上同学不喜欢阅读以及阅读走马观花的现象,请你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阅读的建议。(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9分)

发芽的心情 林清玄(台湾)

①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收获水蜜桃与水梨。

②昨天采摘时还青涩的果子,经过夜的洗礼,竟已成熟了。面对它们,可深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跃动,知道每一株果树全有使果子成长的力量。我小心将水蜜桃采下,放在已铺满软纸的箩筐里,手里能感觉到水蜜桃的重量,以及那充满甜水的质地。捧在手中的水蜜桃,虽已离开了它的树枝,却像一棵果树的心。

③才一月的时间,我们差不多把果园中的果实完全采尽了。

④采摘过的果园并不因此就放了假,果园主人还是每天到园子里去,做一些整理剪枝除草的工作,尤其是剪枝,需要长期的经验与技术,听说光是这一项,就会影响了明年的收成。我四处游历告一段落,有一天到园子帮忙整理,目见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曾结满累累果实的园子,这时全像枯去了一般,不但没有了果实,连过去挂在枝尾端的叶子也都凋落净尽,只有一两株果树上,还留着几片焦黄的在风中抖颤的随时要落在地上的黄叶。

⑤我静静地立在园中,环顾四周,看那些我曾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果实而感动过的果树,如今充满了肃杀之气,不禁在心中轻轻叹息起来。

⑥“真没想到才几天的工夫,叶子全落尽了。”我说。

⑦“当然了,今年不落尽叶子,明年就长不出新叶了,没有新叶,果子不知道要长在哪里呢!”园主人说。

⑧然后他带领我在园中穿梭,手里拿一把利剪,告诉我如何剪除那些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树枝。他说那是一种割舍,因为一棵果树的力量是一定的,长得太密的枝桠,明年固然能长出许多果子,但会使所有的果都长得不好,经过剪除,就能大致把握明年的果实。虽然这种做法对一棵树的完整有伤害,但一棵果树不就是为了结果吗?为了结出更好的果,母株总要有所牺牲。 

⑨我们在果园里忙碌地剪枝除草,全是为明年的春天做准备。看到那些在冬天也顽强抽芽的小草,又似乎感到春天就在深深的土地里,随时等候着涌冒出来。

⑩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

⑾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天气依然冰冷如前。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般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⑿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桠,逐渐在野风中转成褐色。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我们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

⒀我离开农场的时候,春日和煦。园子里的果树差不多都长出整树的叶子,但是有两株果树却没有发芽,枝桠枯干,一碰就断落,他们已经在冬天里枯死了。

⒁果园的主人告诉我,每年冬季,总有一些果树就这样死去了,有些当年还结过好果子的树也不例外,他也想不出什么原因,只说:“果树和人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奇怪的是果树的死亡没有一点征兆……”

⒂“真是奇怪,这些果树是同时播种,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顾,种类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到了冬天以后就活不过来呢?”我问道。

⒃我们都不能解开这个谜题。夜里,我为这个问题而想得失眠了。“是不是有的果树不是不能复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或者说在春天发芽也要心情,那些强悍的树被剪枝,他们用发芽来补偿;而比较柔弱的树被剪枝,则伤心得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树,是不是也有心情呢?”我这样反复地问自己,知道难以找到答案,因为我只看到树的外观,不能了解 树的心情。就像我从树身上知道了春的讯息,我却并不完全了解整个春天一样。

⒄多年以来,我心中时常浮现出那两株枯去的水蜜桃树,尤其是受到什么无情的打击时,那两株原本无关紧要的树的枯枝,就像两座生铁的雕塑,从我的心中撑举出来,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冬寒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6分)[来源:学。科。网]

(1)看那些我曾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果实而感动过的果树,如今充满了肃杀之气,不禁在心中轻轻叹息起来。

(2)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

18、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第2自然段对采摘水蜜桃做细致的描写?(4分)

19、文章第(11)段说“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我”为什么会深深感动?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发芽的心情”的理解。(5分)

20、结合生活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给你的训示。(4分)

三、写作。(60分)

在我们的生命中,令人惊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愉悦快乐时的意外体验;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成功时刻的意外领悟;人际交往的意外提醒,处身自然的意外警示……

请以“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九语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宵眠抱玉鞍。 (2)春风不度玉门关

(3)芦蒿满地芦芽短 (4)单于夜遁逃

(5)绳不挠曲 (6) 我劝天公重抖擞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共5分)

(1)幽、汇、yùn(3分)

(2)采—彩、搏—博(2分)

3. D (2分) 4.A(2分) 5.A(2分)

6. 名著阅读。(5分)

(1)林冲、豹子头、《骆驼祥子》(3分)

(2)林冲后来在鲁智深的一路护送下,来到了沧州,被派往草料场看管草料。但高衙内欲置其于死地,便遣陆谦带两公人前往,陆谦想出火烧草料场之毒计。好在那天风雪大,林冲出去买酒,在山神庙避雪,听得实情,便杀了陆谦和两个公人。林冲知道此时已无落足之地,便在这样一个风雪之夜,悲怆了上了梁山。(2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1)如: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信念不移、坚持不懈. (3分)

(2)示例如下:同学们用激昂的朗诵把革命者的豪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的确,革命需要这种豪情,也正是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下面请听歌曲《走进新时代》。(4分)

(3)如:开展主题班会。举行演讲活动等(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诗阅读.(5分)

8.(1) 悲 掩泪(2分)

(2)诗人写故乡衰草遍地,寒云笼罩、暮雪纷飞,渲染了送别时苍凉萧瑟的环境氛围,烘托对友人伴寒云而去以及在乱世之中后会无期的悲伤之情。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景致相融合,更增添感伤悲凉之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9、(1)眼泪 (2)从前,以前 (3)每年(4)怜悯(4分)

10.D(2分)

11.(1)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个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面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2分)

(2)(青文胜)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 (2分)

12.(7分)

(1)一是以自家三代与同住房一地的乡邻对比;二是以悍吏来乡征税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与捕蛇者“弛然而卧”“熙熙而乐”对比。(2分)

(2)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1分)

(3)示例:【甲】文中的作者把蒋氏的遭遇写成一篇说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而【乙】文中的青文胜多次上书要求减免百姓的赋税,最后在击打朝堂外所悬之鼓并自杀,从而使统治者了减免了受灾地区老百姓的赋税(4分)

(三)阅读选文,回答13—16题。(14分)

13.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人存在着就必须要阅读,阅读对人有益。)(2分)

14.读书能够丰富人生经验,充盈人的心灵;读书养就人的高贵气质。(4分)

15.(4分)(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作用2分)

示例①对比认证,如1-3段通过对比突出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一观点。

②比喻论证,如第4段中“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读书给人的心灵造成的巨大影响。

③举例论证,如第5段列举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16.如:制定阅读计划。写读书笔记。(须答两点才得满分。)(4分)

(四)阅读《发芽的心情》,回答17—20题。(19分)

17、(6分)(1)“肃杀”在这里指果园树叶凋零,萧瑟冷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看到此景时,心中油然而生的那份难以言表的失落、惋惜与伤感。

(2)“喧哗”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树木竞相吐绿、蓬勃生长的盎然生机,流露出作者面对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美好春光萌发出的无比喜悦和振奋之情。

18、(4分)作者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对采摘水蜜桃做了细致的描写,目的为了与后文写水蜜桃树枯死形成对比,从而使读者在对比中领悟文章的主旨。(两个要点,各2分,共4分)

19、(5分)我被感动是因为果树在冰冷的天气里发芽;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特别鲜明。(2分)“发芽的心情”是一种乐观坚强、满怀信心的心态,表现在能够直面逆境、忍受一系打击,勇敢地与困难抗衡;永远保持追求理想的热情,在隐忍中积蓄力量,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生活。(3分)

20、(4分)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打击,这些挫折与打击虽然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忧伤,但也会让我们在静心反思后获得许多经验(2分),这些感受能够鼓励我们更加坚强地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2分)

三、写作。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40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