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丹东市第九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三个部分: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古诗文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包括字音、错别字、修辞手法的理解、语言表达得体性和文学常识;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并默写古诗词;第三部分包含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一部分是作文,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文体的文章。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涵盖了小学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包括字音辨析、错别字识别、修辞手法理解、语言表达得体性、古诗文背诵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议论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写作技巧。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题后括号里)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说要定点轰炸伊朗核设施不过是大人吓唬小孩的恫吓手段而已。(xià)

B.无良生产者在奶粉、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真的令人咋舌。(zhā)

C.陈水扁未戴手铐,在法警和一名“国安”人员的戒护下,

被解送台北看守所。(jiè)

D.不要总是这样婆婆妈妈的了,你放心地去吧,家里的事有我照看呢!(kān)

2. 下列四组词中,有错字最少的一组是( )

A.焕然一

④话说【丁】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

A.甲:红孩儿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林冲

B.甲:牛魔王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鲁提辖

C.甲:牛魔王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杨志

D.甲:红孩儿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时迁

8.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老城舒适温暖的特点,强调了春天的老城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9.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

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诗选》作者范仲淹。

B.《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D.《望岳》《春望》都选自《杜诗详注》

二.古诗文填空(4分,每道横线一分)

11.白头搔更短

12.荡胸生曾云

13.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自非亭午夜分

三.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公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②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③,幽阒辽复④,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节选自王禹傅《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注]①刳(kū):剖,削。②雉堞:城墙。③平挹江濑(1ài):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濑,湍急的水。④辽复:写视野的辽阔绵远。复,绵远。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可具状

④公退之暇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何陋之有 皆竹楼之所助也

B.可以调素琴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C.庶斯楼之不朽也 庶竭驽钝

18.【甲】 【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2分)

(二)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19、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3分)                 

20、小说开头一段主要有哪些作用? (2分)

21、“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22、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分)

23.记叙文结尾一般要照应开头或标题,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按照这一要求给文章补写一段结尾。(2分)

(三)议论文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地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第⑥段划线句作用。(2分)

2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27.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4分)

四.作 文: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45分)

题 目:(一)想想就开心

(二) ,让青春更美丽

要 求:

(1)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两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

17.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

18.写法:托物言志;(1分)

分析:

《陋室铭》中借写陋室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借竹楼表达了作者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及居陋自持的高洁志趣。(1分)

19,小夏小秋兄弟俩同时受到录取通知, (1分) 可是父子三人筹措学费无果,虽然得到社会求助,但是学费仍然差一大截,(1分)最后小夏撕毁通知。依然决定出去打工供养全家。(1分)

20,景物描写,突出天气酷热(1分) 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1分)

21,比喻。(1分)生动形象描绘兄弟俩惊讶神态。(1分)

22,自然界的阳光,(1分)“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炙烤人),(1分)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温暖人)。(1分)

23,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本题开放题,老师酌情给分)

24,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25,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成功和错误分别比喻成金砖和沙砾,(1分)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成功要经过不断的错误过程方能获得,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成立(1分)

26,提出观点“学书纸费,学医人费”(1分)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1分)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进一步论证论点。(1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42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