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无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由2014年秋季第三教育协作片组织的九年级语文测试组成。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部分,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水平,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写作。其中涉及的文学作品包括《陈涉世家》、肖复兴的《荔枝》以及谢大光的《落花枝头》。重点考察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考察了学生对物候现象的科学认识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第三教育协作片2014秋季第一次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展示你才华的时候到了,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

2.答题前先把题目看清楚,书写要规范。

3. 答题时,尽量选用黑色墨水笔。

(一)( 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溶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哀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栽途的寒冬。

①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萌: 翩 :

孕 : 匿 :

② 找出文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画线处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1)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2)高压坝像一堵干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3)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4)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修改①:           

修改②:           

3.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任务。(6分)

⑴ 根据所学知识,试着分析下面古诗中气象物候现象的成因。(2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2)气象变化万千,请根据自己的诗句积累,写出一句气象变化反常的诗句“   ,

。  ” (2分)

(3)读完《看云识天气》后,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上有霞,会说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出现彩虹,人们常说    。 (2分)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二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

必答题:

(1)愿将腰下剑 , 。

(2)月黑雁飞高, 。

(3)泪眼问花花不语, 。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6) ,红杏枝头春意闹。

选答题: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8)黄河远上白云间, 。

⑼ 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⑽ 庭院深深深几许, , 。

二 (54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⑶ 置人所罾鱼腹中 ⑷ 固以怪之矣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失期,法皆斩。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3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 阅读 肖复兴《荔枝》。(共18分)

     (1)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2)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3)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如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竞像孩子一样高兴。

     (4)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5)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素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6)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小孙子一部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7)而令,荔枝依旧年年红。

(选自《最阕读》,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体会第(3)段中加“.”词语“托”的妙处。 (4分)

2.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5分)

3.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蕴含的情感,展开合理想像,写出作者最想对母亲说的话。(4分)

4.第(3)段中,面对母亲买回来的沙果,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5分)

(三)抒情散文阅读谢大光《落花枝头》(18分)

(1)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眠,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流流、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阔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2)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3)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

(4)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来,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有的亭亭玉立,含苞待放;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5)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乓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排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它的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档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在料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6)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退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另请)黄鹤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在委托黄鹤向春天说些什么呢?请明年再枝头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选自《 课外美文》,有改动)

1.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1)段中加框的语句。(4 分)

2.阅读第(4)段,体会作者描写石榴树花与子并生枝头壮观景象的作用。(5 分)

3.阅读第(5)段,简要说说落花“内在的美好情操”具体是指什么。(4 分)

4.“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黄鹏告诉春”,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述落花会委托黄鹏向春天说些什么。(5 分)

三 (40分)

以“我成长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健康,条理清楚,书写整洁。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44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