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九年级下语文第六、七单元考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设计,涵盖了语文第六、七单元的内容。试卷结构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释字词、古今意义对比、句子翻译及阅读理解题。题目既考察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能力,也考查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这些题目,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能力、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能力,以及对国学经典的深刻认识。此外,还涉及到了古代文化常识、历史背景等综合性知识的考察。

九年级(下)语文第六、七单元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

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 。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8.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 。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 。

9.“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10.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1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 , , , 。

12.(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

(2)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的主教练,这真如诸葛亮“ , 。”的境遇一样。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发达的原因是“ , ”。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一段对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忠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语句是 , 。

13.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二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如果五句全部写出,另加3分)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1) , 。

(2) , 。

(3) , 。

(4) , 。

(5) ,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汝泣告我 B.当尽吾意为幸 C.卒不忍独善其身 D.汝幸而偶我

2.指出与“一百许里”中“许”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杂然相许 B.大加赞许 C.潭中鱼可百许头 D.安陵君其许寡人

3.下面哪一句与“天下独绝”中“绝”意思相同( )

A.以为妙绝 B.往来而不绝者 C.夜久语声绝 D.绝谳多生怪柏

4.“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本句中的“司马青衫”指(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陆游

5.指出下列“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躬耕于南阳

6.指出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而安寝 B.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C.闻其贤而辟之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指出与“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中“故”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B.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 2.媵人持汤沃灌( )

3.第以今日事观之( ) 4.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5.必能裨补阙漏( ) 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7.不效则治臣之罪( ) 8.以彰其咎( )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10.诸子或时谏止(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 ;今义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六、阅读题,完成段后问题。

(一)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2)非天质之卑( )    (3)生以乡人子谒余 ( ) (4)言和而色夷( )    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今诸生学于太学      B 无冻馁之患      其一犬坐于前        醉翁之意不在酒     .                 C 流辈甚称其贤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其如土石何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4.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二)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敢有谏者死( ) ②螳螂委身曲附(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如是者再三    译文:    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文:    3.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 。    (出卷人:漳州市芗城中学陈稻惠)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45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