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复习(文言文部分)
姓名: 学号: 班级:
第一天:
文言基础:
1、辍耕之垄上 2、发闾左 戍渔阳。 3、屯大泽乡
4、皆次当行 5、会天大雨 6、今亡亦死
7、死国可乎 8、以数谏故 9、楚人怜之
10、为天下唱 11、念鬼 12、乃丹书帛曰
13、间令 14、忿恚尉 15、尉果笞广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蘄下 18、徇蘄以东
19、比至陈 20、身被坚执锐
2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字是 , ,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 ,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
6、〈渔家傲 秋思〉中描写塞外景色的经典句子是 , 。
7、〈渔家傲 秋思〉中写出作者壮志难酬和思乡的句子是: , 。
8、塞下秋来风景异, 。
诗词鉴赏: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考点考题:
1、上阙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现出的画面.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 , .”
第二天:
文言基础:
1、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大王加惠 3、唐雎不辱使命
4、故不错意也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请广于君 8、布衣之怒 8、以头抢地耳
9、休祲降于天 10、天下缟素 11、秦王色挠
12、长跪而谢之曰 13、寡人谕矣
1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5、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志,弗敢易!
16、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8、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沁园春 雪》默写
本词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词中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考点考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3、作者在词中以孙权自喻的目的在于:
4、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6、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读下面语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乐沧浪之水; 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乐刀光剑影;
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 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
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第三天:
文言基础:
1、时人莫之许也 2、先主器之 3、屯新野 4、此人可就见
5、先主遂诣亮 6、凡三往 7、不可屈致 8、汉室倾颓
9、因屏人曰 10、欲信大义 11、遂用猖獗 12、诚如是
13、宜枉驾顾之 14、孤不度德量力 15、然志犹未已
16、非惟天时 17、此诚不可与争锋 18、利尽南海
1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0、总揽英雄 21、帝室之胄
22、命一上将将荆州 23、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24、抑亦人谋 25、挟天子 26、所以资将军 27、若跨有荆益
25、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7、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出师表》
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愿句回答)
2、《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
, 。“
3、《出师表》中表达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4、当奖率三军, , , , ,
。
5、 , , ,不宜异同。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考点考题:
1、“风住沉香花已尽”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这晚春景象象征了什么?
2、“载不动许多愁”句中的”许多愁”具体指哪些愁?
3、任选一角度,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愁苦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长.如,
(作者)的” , .”
第四天:
基础字词:
1、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以光先帝遗德
4、恢弘志士之气 5、引喻失义 6、陟罚臧否
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8、悉以咨之 9、性行淑均
10、猥自枉屈 11、亲贤臣,远小人 12、深入不毛
13、痛恨于桓灵也 14、斟酌损益 1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6、不以臣卑鄙 17、夙夜忧叹 1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9、责攸之、等之慢 20、咨诹善道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默写:
1、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2、 ,岁宴有余粮。
3、今夜偏知春气暖, 。
4、晨起动征铎, 。 ,人迹板桥霜。
,枳花照驿墙。 , 。
5、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考点考题: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前两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3、作者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4、词中”天下事”和”生前身后名”各指什么说的?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最后一句,抒发乐作者怎样的感慨?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7、整首词中有一处感情出现转折的句子.请写出这句话,并赏析一下它在作品中产生的效果.
8、请默写出体现作者宽广胸襟或宏大抱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1) , .作者:
(2) , .作者:
(3) , .作者:
(4) , .作者:
第五天:
默写:
1、池上碧苔三四点, 。
2、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
3、 ,村南村北响缲车。 。
酒困路长惟欲睡, 。敲门试问野人家。
4、莫道不消魂, , 。
5、千古兴亡多少事? 。 。 ……天下英雄谁敌手?
。 。(2分)
6、赢,都变做了土; 。
7、 ,全仗你抬身价。……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 !
诗歌鉴赏: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考点考题:
1、用一个成语概括三、四两句的诗意.
2、“倚”和“独”很有表现力,试分析。
3、这首词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境?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第六天:(2009年中考链接)
(一)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一)18、①撞 ②道歉(2分。每格1分。)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
二、诗词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