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文言文理解和阅读能力。试题内容涉及拼音、汉字书写、词语解释、通假字、判断题、对联、仿写、阅读理解和写作。试卷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古文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涵盖了拼音、汉字书写、文言文词语解释、通假字、阅读理解和写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1)公输bān(    ) (2)敝yú(    )  (3)fù(    )鱼 (4)jīng(    )国  (5)一dān(    )  (6)cù(    )尔 (7)gǒu(    )得  (8)lǐ(    )泉 2.下列加粗字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拂士(bì)  米粟(sù)   行拂(fú)  胶鬲(gé) B.至于郢(yíng) 侮臣(wǔ)   荆国(jīn)  胡不见(xiàn) C.窃(qiè)   锦绣(jǐn)   褐(hè)  糠糟(zāo)犀(xǐ) D.鼋(yuán)  楩(biān)楠(nán) 牒(diē)  圉(yǔ)

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5分) (1)公输盘不说。        (    )通(    )含义(    ) (2)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通(    )含义(    ) (3)子墨子九距之。        (    )通(    )含义(    ) (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通(    )含义(    ) (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通(    )含义(    )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通(    )含义(    )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通(    )含义(    ) (8)入则无法家拂士        (    )通(    )含义(    )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通(    )含义(    ) (10)故患有所不辟也       (    )通(    )含义(    )

4.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3分) (1)《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孟子是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 (2)“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 (3)这两篇短文,论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题目。(    )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说明“死于安乐”的道理。(    ) (5)《公输》一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 (6)《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是春秋时宋国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话。

林肯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最有幽默感的一位,而且有时还能自嘲。人们都知道林肯的面貌难看,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一次,他与道格拉斯辩论,道格拉斯说他是两面派。林肯答道:“现在请听众来评评看,要是我还有另一副面孔, ?”

6.下列对联应挂在哪种店铺门口?

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

7. 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例: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8. 小林同学化学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意外不及格,她伤心得哭了。你作为她的同学、好友,该怎样安慰她?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二、阅读。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粗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2.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 B、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于 D、而    曹操比于袁绍 择其善者而从之    3.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作文。

我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你的生活中,总会有某件事情值得回忆,某段经历难以忘怀;有时一份情谊能激荡心潮,甚至一件小小的物品也会引来联翩的浮想。请选择其中一项内容,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1)盘  (2)舆  (3)鲋  (4)荆  (5)箪  (6)蹴  (7)苟  (8)醴  2.A

3.(1)“说”通“悦”,高兴。  (2)“净”通“诤”,以直言劝人改正错误。 (3)“距”通“拒”,抵挡,防守。  (4)“圉”通“御”,防御,抵挡。 (5)“诎”通“屈”,没办法了,屈服了。  (6)“畔”通“叛”,背叛 (7)“衡”通“横”,梗塞,不顺   (8)“拂”通“弼”,辅佐 (9)“曾”通“增”,增加    (10)“辟”通“避”,躲避

4.(1)×  (2)√  (3)×  (4)√  (5)√  (6)×

5.我早像您一样体面了。

6.理发店

7.只要能写出体现夏、秋两季节特征的词语即可给分(如:绿叶、绿树、绿荫;稻子、枫叶、果实……

8.(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写出符合情境的、得当的安慰的话即可给分。)

二、阅读

(一)(二)1.(1)奋起,指有所作为 (2)经常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4.(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1 .A 2. D 3.C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51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