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九年级语文的内容,包括字音、成语、病句辨析、古诗词默写、名著阅读、仿写、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以及现代文阅读等。题目设计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对文本理解和鉴赏能力的要求,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考查了学生在字音、成语、病句辨析、古诗词默写、名著阅读、仿写、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语文能力。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佝偻(gōu) 根深蒂固(dì) B、亵渎(xiè) 涕泗横流(héng)

C、骈体(pián) 气冲斗牛(dòu) D、恣睢(suí) 强聒不舍(g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旁鹜  十拿九稳   B、糟塌  孜孜不倦

C、诘据  不言而喻   D、鄙夷  重蹈覆辙

3、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一个人视野的高度和胸怀的宽广取决于他脚下书的厚度。

B、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C、这次无论是降雨的范围和强度较前一次都有所加强。

D、吃了这种新药之后,他的血压下降了三倍。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2分)

(1)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4分)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借用典故表现戍边将士们壮志难酬,有家难回的词句是:           ,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6、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3分)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

7、仿照下面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两组与原句句意有关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2分)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脚下而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边而含羞躲藏;      ,              ;

       ,             。

8、诗词赏析。(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第二部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甲】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

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言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        

(2)庶竭驽钝      驽:        

(3)及卒,如其所言   卒: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分别概括【甲】文①②两段文字的大意。(2分)

第①段:                             

第②段:                             

12、通过【乙】文,说一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3、【甲】【乙】两文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106年前的,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

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袋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从1998年11月起,在该邦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最高可被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根据这项法律,每生产一只塑料袋要交8美分税,商店每卖一个价值50里拉的塑料袋,要交100里拉税。自去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也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相关链接:我国政府从发出“限塑令”,规定从,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右面的表格是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袋和无纺布袋销售情况的统计。

14、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原因都有哪些?(2分)                              

15、文中加线的“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这句话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16、请你说出“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这句话中“全新”会“新”在哪些方面。(2分)

17、结合本文及其后面相关链接,并联系实际,请你提出我们在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时,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措施。(3分)

18、相关链接中的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温家宝总理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节选)

  ①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②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中华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生动有力的见证。两千多年前,通过丝绸古道传入中国的胡桃、胡椒、胡萝卜等,早已成为中国人喜爱的食物。阿拉伯鼎盛时期的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在中国家喻户晓。伊斯兰风格的音乐、舞蹈、服饰和建筑,在中国深受欢迎。同样,中国古代文化和技术,也传到了阿拉伯国家。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造纸术,就是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的。六百年前,中国穆斯林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到达阿拉伯地区,成为传播友谊和知识的使者。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流不断扩大和加深,不仅有力促进了双方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还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④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在中华文明中,早就有“和为贵”、“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古兰经》就有一百多处讲到和平。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⑤谈到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必须看到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本土的道教与相继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长期和谐共处。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⑥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民族,2000多万人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都受到了充分尊重。目前在中国城乡,有35000多座清真寺。在中国任何的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清真餐厅。像上海这样国际化的大都市,专门为保障清真食品的供应立了法。在民间生活中,不管工厂、学校和机关,只要有穆斯林,就开清真灶;连朋友聚会,只要其中有一位是穆斯林,大家都自觉用清真餐。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失去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把选文第③段的中心句抄在下面。(2分)

21、下面是为第④段空缺处补充的语句,其中最适合的一项是(2分)( )

A、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独任则计穷,众议则计出   D、和而不同

22、文中第⑥段加线的语句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要证明什么问题?(3分)

23、请对文中“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这句话进行语言赏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天  使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小姐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24、第①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是一个铺垫。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什么样的孩子?(3分)

25、玛丽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作出“热情,机灵,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6、第⑥段对“我”的外貌描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27、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第三部分

28、作文。

(一)阅读下列名言,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带着    出发。填空,并完成作文,不少于600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5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