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7题24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吞噬(shì) 畸形(jī) 酝酿(niàng) 惟妙惟肖(xiào)
B、狩猎(shǒu) 眼睑(lián) 尴尬(gà) 消声匿迹
C、镶嵌(qiàn) 媲美(pì) 抽噎(yè) 脍炙人口(huì)
D、恻隐(zé) 绽出(zhàn) 饶恕(shù) 油光可签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2)长大后,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
(3)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5)初中三年,一晃而过,想必你也有岁月匆匆之感,请你写出古诗文中感慨时光飞逝的语句(上下连贯的两句): , 。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4、下面四个都是病句,其中只有一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请选出来( )(2分)
A.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
B.欢乐的歌曲响彻了大江南北。
C.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D.连绵不断的小雨似瓢泼一般倾泻而下
5、(1)阅读下面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6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3分)
人物:
情节:
(2)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所提供的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3分) 第一组:林冲和武松 第二组:诸葛亮与周瑜
答:(1)我选第 组
(2)相同点:
不同点:
6、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500条。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 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
(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2分)
(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2分)
第二部分(8~25题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8~10题。(6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 ) ,下阕写 ( )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9、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
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1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
的样子。④捄:同“救”
11、本文选自《 》一书,此书与《 》、《大学》、《 》合称为“四书”。(3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 得
(2)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
(2)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答:
14、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2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15、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6~20题。(13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16. ① ‖ ② ③ ④ ⑤ ‖ ⑥
评分说明:每划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7.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评分说明:依次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8.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电能。(2分)
19.举例子(1分) 通过列举美国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发电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2分)
20.不能去掉(1分),“据专家介绍”增强了对人体生物电池电极说明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更具有说服力,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其权威性,所以不能去掉。(2分)
记叙文阅读(14分)
21、①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③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答出一点即可) 22、a:自卑而敏感的她觉得同学们在背后议论自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里很难过 b:领受了同学们善良的帮助,感动、感激(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共4分)
23、要帮助她,还要呵护她的自尊心(意思对即可。2分) 24.先是自卑怯懦后来变得自信开朗 同学们真诚的帮助改变了她的性格 (答出性格变化2分,答出原因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5、(写出感动的地方1分,写出理由2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