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沁园春 雪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沁园春·雪》这篇课文设计,包含基础题和能力提升题。基础题部分涵盖了字词辨析、文学常识、诗词理解和默写等内容;能力提升题则涉及诗歌赏析、综合运用及写作练习。整体来看,这套试卷旨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沁园春·雪》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涉及字词辨析、文学常识、诗词理解与默写、诗歌赏析、综合运用及写作练习等方面的知识点。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莽莽(mǎnɡ) 分外(fēn) 原驰蜡象(chí)

B.稍逊(xùn) 今朝(zhāo) 红装素裹(ɡuǒ)

C.略输(shū)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D.折腰(shé) 妖娆(ráo) 顿失滔滔(tāo)

【解析】选B。A项“分”应读fèn;C项“汗”应读hán;D项“折”应读zhé。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一代天骄李白豪放不羁,曾令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D.“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陈家顺、高淑珍等,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他们堪称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解析】选B。“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和“下雪的时候”矛盾。

3.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望/长城内外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江山/如此多娇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解析】选D。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文学常识填空。

(1)《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体裁是词,其中“沁园春”是    ,“雪”是    。

(2)词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           ,句中指      。

答案:(1)词牌名 题目 (2)《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5.根据提示默写。

(1)望长城内外,        。

(2)俱往矣,        ,        。

(3)词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国壮丽雪景的句子是:        ,        。

答案:(1)惟余莽莽 (2)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3)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6.课内阅读。

阅读《沁园春 雪》,完成(1)~(3)题。

(1)上阕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上阕意象和感情的把握。第一问要找出词人寄托感情的景物。第二问要从词人描写景物时所倾注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一句思考。

答案:写了冰、雪、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答: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要先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大意,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惟余”,只剩的意思,强调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立刻失去的意思,写出了变化之快、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的大河波涛滚滚的雄伟气势。

【知识链接】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常见的题型有:

A.说说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B.你认为文中哪个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

C.加点的词在文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D.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换?为什么?

(2)考查的知识点:

A.词语的鉴赏。B.近义词的辨别。

(3)答题思路:

词语的含义——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记叙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格、精神……);表现了描述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应联系“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思考作答。

答案: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雪  花

很少见到雪花的人

被雪花感动

很少见到雪花的人成了雪花

头上是飘飘的雪花

是规律和思想 在空旷的

天空 舞蹈

云 屈从寒流的力度

在它的肋骨里少了基础的声音

温柔的碰撞和聚合 怎会有

激情的闪电和青春的雷声

只把泪水凝结 让

苍老 漫天飞舞

没有声音的雪花

悄然飘进我的头发

世界苍白 汹涌的

河流 顿失滔滔

是雨是雪 季节的变换

基础需要的减退

是雪是雨 自然的轮回

走不出的洁白事物

什么花 可以漫天飞舞

你是世界最美的花了

真的 我要对你说

从此 我不再赏花

(来源:散文网)

1.“很少见到雪花的人”为什么能被雪花感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应抓住“雪花”的象征意义,联系下文思考。

答案:因为“雪花”是规律和思想,雪花无声无息,纯洁美丽,大地不断轮回,在人们心中雪花就是整个世界。

2.这首诗题目是“雪花”,第二节却写“云”,是不是离题?为什么?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技巧。要联系上下文,从写“云”对表现“雪花”特点的作用方面思考。

答案:不是离题。写“云”屈从寒流的力度,没有激情的闪电和青春的雷声,烘托了“雪花”不畏严寒、洁白美丽的特点。

3.诗中的“雪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分析。阅读全诗,抓住重点诗句,如“是规律和思想”“走不出的洁白事物”“你是世界最美的花了”思考回答。

答案:雪花洁白、美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花。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中,诗人笔下的雪花给人一种厚实的温暖,雪花是理想之花,冷峻的大地也要不断轮回,雪花就是整个世界。一切的凶残,都斗不过自然的洁白。当自然降临的时候,真理便又诞生了。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对理想真理的追求。

二、综合运用

5.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2)班会课上,同学们列举了“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歌星影星等,王平同学说:“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个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 

  ”

(3)班会课上,同学们还推举出“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5岁盼到95岁才见到儿子一面。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千米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197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请你为黄旭华撰写一段颁奖词。

答: 

答案(示例):(1)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2)学雷锋永远不会过时,他那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螺丝钉的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必需的。

(3)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解题指导】

如何写颁奖词

颁奖词的写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写意法。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2)开掘法。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

(3)综合法。综合表达颁奖主旨,使事、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可以综合运用,将人物的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这首词情景交融。上阕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句句洋溢着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片段仿写】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又是一天好时光,清晨的阳光温暖又明媚,空气清新而舒适,通往学校的林荫小道上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引得枝上的鸟儿们也随声附和,唱着悦耳的歌。路边的小草努力地吮吸着晶莹的露珠,向着阳光漫布的地方伸展着。花儿朝我微笑,此刻,就想唱起那首歌:“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进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8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